廖雪霞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因为其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更多政治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继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所以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谈谈基于新课改下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多种途径,旨在为学生学习构建一个轻松、愉悦、有效的课堂,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新课改
就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现状来看,整体情况并不是很好,无法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简单分析,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多以灌输式或一刀切教学法为主,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升。鉴于此,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并创设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接下来,本文就从以下几点进行具体阐述,希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其他一线教师教学提供可参考价值。
一、明确教学目标,奠定教学基础
教学目标,顾名思义,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及预期达成的结果。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合理科学制定,不仅关系着整个教学过程的有序实施,还在无形中起着引领学生更好学习探究的作用,继而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和朋友在一起”教学为例,我会结合学生学情及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为接下来课堂深入教学奠定坚实基础。首先,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交友方式及范围会发生变化;学会正确把握友谊。其次,能力目标:能够正视交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学会处理。最后,情感价值观目标:理解友谊给人类带来的力量,善交益友,懂得友誼的重要性。由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是整堂课教学的灵魂,我们教师应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制定清晰合理化的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二、理论联系生活,加深知识理解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存在紧密联系的学科,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不仅能拉近学生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还能在无形中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继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正所谓“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意义。以“爱在家人间”教学为例,为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中亲情的可贵,让学生能正确看待与家人间的碰撞与冲突,让家更美好,我便先借助古诗《游子吟》引出本节课课题,让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随后,为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是“亲情”,我便为学生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亲身故事,并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身对“家”及“亲情”的理解,这样既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又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实现双赢。
三、小组合作探究,营造良好氛围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的同时形成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基础。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小学合作探究教学法意义重大。以“情绪的管理”教学为例,为让学生正确对待各种情绪,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我便在引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究如何控制或管理自己的情绪,启迪学生思维同时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如的学生认为“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去室外进行适当的运动进行发泄”。有效的合作学习必能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主观能动性,激发个人潜能的不断发展,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四、课堂激励评价,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学习需要自尊心的保护、自信心的支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以“法律保障生活”教学为例,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保障作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树立法律意识,我便在引领学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后,为学生出了一道材料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大胆发表自身的看法。对于积极回答并回答正确的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如“看来你有认真听课,回答得非常棒。”对于积极回答但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口头激励,如“你能勇于回答问题我很欣慰,但回答得还不够完善,再想想。”由此,通过我对学生的激励评价,不仅巩固和发展了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还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无论对学生学习还是教师教学均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就立足自身教学实际,从以上几点进行的具体阐述,旨在构建有效课堂同时推动学生更好地学习进步。以上所述仅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我相信还有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等待大家挖掘,真正激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学习能力及成绩取得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洪林.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67-68.
[2]廖丽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8):27-28.
[3]杨树德.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4-65.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