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对发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十分重要。以微课为导向,开展的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创新形式,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实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对此,着重分析信息技术教育问题,论述微课的内涵与特性,提出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中学;信息技术教育;运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发展、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尤其是教育领域。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的生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带来契机。微课依托于互联网平台,以短小精悍、教育针对性强的特性,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新时代下,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开展,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因此,研究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十分重要,不仅是学生学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需要,更是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学校都能够与时俱进,在信息技术软硬件设施上进行完善,这为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但从当前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开展现状来看,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开展,使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不佳。
(一)学生自身信息素养参差不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很多家庭都安装了计算机设备,学生接触计算机成为一种常态。这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可以接触到计算机,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全面知晓,而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其家中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机会较少,这些学生计算机知识与能力不足,这为教师授课形成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对计算机基本知识分析过于细化,不能满足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不讲解基础知识,基础差的学生就很难跟上教学进度。
(二)重视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
虽然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弊端的影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是重视理论教学的开展,忽视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一味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知识,忽视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育,不利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育。
(三)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
创新能力的培育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忽视创新能力的培育,使学生知识学习过于单一化,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培育。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大都为学生讲解书本知识内容,很少融入书本以外的知识,对学生思维启迪不足,使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不佳。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性
微课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的网络教育模式,其教育时间短暂,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辅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进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微课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生成的新的教育模式,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也是一种创新形式,促进师生教学与学习地位的转换,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具有以下特性。
(一)微课教学时间短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的特性,围绕一个教学知识点,阐述与这个教学知识点相关的课程知识,以此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微课的教育时间大都在5~10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较为符合学生学习、记忆知识的规律,是根据人脑的最佳记忆时间而设定的。微课这一教学特性,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而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重点知识。
(二)微课教育资源容量小
微课教育资源容量很小,便于学生、教师下载、存储以及分享。针对一个微课教育内容,教师可以下载微课,将微课传递给学生,学生借助移动终端下载微课,随时随地观看、学习微课,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三)微课教育针对性强
微课的教育针对性很强,一个微课通常情况下就围绕一个知识点阐述,最多不超过两个知识点。学生通过一個微课的学习,能够明晰这一知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四)微课可以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学生学情,自主制作微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实现因材施教。微课这一教育特性,能够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增强教学的精准度。
三、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策略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微课的运用具有一定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线上线下教育模式,推进信息技术课前、课后、课中教学的衔接,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需要重视各教学环节的设置,以此凸显微课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价值。
(一)课前教学中运用
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需要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课前教学设计,以此推进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微课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前活动中的运用,能够增强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由于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一些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而一些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不足,这时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作不同层次的微课。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制作信息技术教育微课,将基础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使学生在课前学习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学生,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中,选取与基础知识相适应的微课,引领学生在课前观看微课,进行拓展性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由此可见,微课在课前教学中的运用,能弥补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个性化模式。与此同时,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可以反反复复观看,直到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为止,这也是微课教育的一大优势。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前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微课突显教育的针对性,为不同层次学生开展层次化微课教育,以此使学生在预习教学中获取相同的知识、能力,进而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保障。
(二)课中教学中运用
将微课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重视课中与课前教学的衔接,以增强微课运用效度。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课,对所学新课程知识全面了解。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微课的运用,需要体现实践性、体验性,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微课的运用,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以此培育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尤其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微课的运用可以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首先,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中,教师以短暂微课为导向,快速吸引学生融入教学活动中,通过问题展示,发展学生思维,在一问一答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预习困惑,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够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等学生对课程知识全面知晓,教师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一同研究、思考知识,增强实践操作的有效性,提升学生计算机实践运用能力。其次,教师借助微课优势,为学生创设情境教学,带动学生学习情感,为学生提供知识运用平台,引领学生将课前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规范学生操作模式,以此培育学生信息素养。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立足于生活,结合课程知识,向学生传递课程以外的知识,诸如大数据、云计算等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
(三)教学评价中运用
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微课的运用,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情,根据学生学情,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微课,以及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进步。在以往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评价的重要性。因此,以微课为导向开展的信息技术教育,需要重视微课在评价教学中的运用,创新评价模式,增强评价的有效性。首先,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学情,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中构建学生档案信息,采用跟踪设备,记录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学习信息,掌握学生学习动态,知晓学生微课学习成效,采取互评、教师评价等形式,开展评价,增强学生微课运用的有效性,使学生根据教师评价,在课下借助微课再次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四)课后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后的运用是推进信息技术教育课前、课中教学衔接,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需要重视微课在课后教学中的运用,培育学生高超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课后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课中、评价教学知晓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在互联网平台中搜索相关的微课资源,引领学生观看这些微课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学生学习完微课,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中,开展讨论活动,以该课程教学为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促进,弥补自身不足,进而完成学习任务。与此同时,针对学生微课教学体验,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调查活动,了解微課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微课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作用等,根据这些信息数据,开展下一节课。
综上所述,微课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运用,对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冲击与补充,改变教学的乏味,为教学注入新的动力,以此增强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在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应重视微课的运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微课、运用微课,提升微课运用效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培育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曹峰.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0):182,192.
[2]牟君.“信息技术+”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难题的破解[J].现代经济信息,2019(17):379,382.
[3]伍丽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2):92-93.
[4]邓绮妍.基于微课资源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学习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2015(Z2):23-25.
作者简介:林菲(1983.1—),女,汉族,江苏徐州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二级,从事教育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