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
摘 要:本文从自然美、古朴美和风格美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王乃迪科普作品的美学思想,为指导科普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自然;古朴;风格;审美
乃迪先生从事科普创作凡40余载,著述颇丰,可谓洋洋大观。观其佳作《21世纪10万个早知道》农业卷,又有新发现。先生每谋篇布局,皆有独到之处:或用典,或征引,或论证,或描绘,读之妙趣横生,品之韵味无穷,可以说达到了构思缜密、笔力精湛的创作佳境。
从事科普创作是一个艰苦的劳动,是一个被人们认为是“雕虫小技,壮夫不为”的行当。它的题材广泛,需要的知识较为宽泛,有时候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就要求作者必须掌握不同层面的科技知识和文学知识。科普的题材,枯燥乏味者居多,若想赋予生命力,使其既读之有趣,品之有味,又能使读者获得科普知识,得到审美享受,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必须有创作激情,无激情无以谈灵感。只有把一片深情注入那些毫无生命的科普题材,才能使我们的科普创作渐入佳境,这正是几代科普作家为之呕心沥血,矢志追求的境界。而乃迪先生的科普创作之所以能臻于炉火纯青,除去和他热爱生活,积淀殷实,通古博今,驾轻就熟分不开,我以为最主要的还是一个“情”字了得,只有情入笔端,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只有胸怀锦绣,才能口吐珠玑,显出语言词藻之美。这恐怕也是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区别。
阅读乃迪先生的科普作品,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自始至终透出古典的朴素美,体现了古代文论家倡导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現我认为有两点:
一是追求自然美和古朴美。用古代文论家刘勰的美学思想来概括,就是美在自然,美在文学。乃迪先生认为,在创作中,一定要摒弃矫揉造作,还自然美于原貌;但还应注意作品的可读性。用这种审美观点要求科普创作,就必须注意文采。古代先贤的著作所以成为文章,就因为有文采。可是我们普通的科普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经常就事论事,文章内容死板,也就是缺乏文采。而乃迪先生作品讲究炼字炼句,不说灿若披锦,却也堪称文采飞扬了。仅就文中标题剖析几例便可见一斑。比如《小牛才露尖尖角》,将古诗名句赋予新意,立意小巧;《太行参荣归故里》,《美人松乔迁田园》,借鉴古代章回小说回目的写法,读之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再比如《小地球人去楼空》,《疯牛病销声匿迹》,《绒山羊水涨船高》等文章标题,以拟人化的笔法读之妙趣横生。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乃迪先生立足于科普,着眼于文章,极力追求完美的创作初衷。
科普创作从一定意义上说,与纯文学创作又有本质上的不同。科普作品讲究的是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一定要用华丽的词藻去哗众取宠,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是符合老子提倡的美学思想的,乃迪先生在创作中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的。他在追求作品的可读性的同时,也十分注意语言的古朴美。比如他在《小牛才露尖尖角》一文中, 以“老牛租了耕耘债”这句古诗为引子,我们勾勒出来一幅古朴的田园风光,给人身临其境的美感。乃迪先生在规定的情境内,有意识地选择这首朴实无华的诗,引申“小牛”同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贴近了生活,产生亲切感,也为进一步刻画“小牛”的形象做好了铺垫。语言既不奢华又不俗气,给人一种质朴美。
二是“物与神游”的风格美。所谓“物与神游”,就是作家在构思文章时,要把物象和思维有机融合,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已有的知识面,对创作内容展开广泛联想和合理想象,避开平铺直叙,毫无文采的描述,从而使创造的作品不断生动起来。这就要求科普作家博览群书,对历史掌故,事物的历史脉络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在创作中信手拈来,言之有物,避免作品的空泛。这正是科普创作思维学要求的。乃迪先生的作品能够充分展示独特个性,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是与先生采用的“物与神游”的构思方法分不开的。他的构思过程调动了多方面的联想和充分的想象,把古人和今人,古事和今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借古喻今,借古论今,把枯燥晦涩的科普知识在谈笑风生中解释开来,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美。风格即人。乃迪先生在规定情境下引用典故和古诗的手法,应该说代表了他的风格。比如他在《下世纪中国大豆再创风流》一文中这样写道:豆腐是中国人的传统食品之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公元前122年)才气横溢,著有《离骚传》,招宾客方士数千,又发明了千家万户尽皆喜爱的豆腐。最早赞美豆腐的人,大概是元代诗人郑允瑞了……这里用典,引诗,将豆腐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的历史沿革,通过讲古论诗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增长历史知识的同时,了解大豆及其应用的来龙去脉,诸如此类的笔法在乃迪先生的作品中俯拾皆是。
科普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要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创作过程中作者应充分考虑到读者在审美活动中的审美趣味,在这个方面乃迪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典范,可以作为科普创作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乃迪小传[J].吉林畜牧兽医,1998(5):45.
[2] 黄丹斌,蔡奕生.新时代科普创作的理念创新和发展思考[J].学会,2019(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