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晖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的认识,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4.6%(见表1)。经过对423份调查样本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创业特征:
第一,创业意识较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已经付诸实施或正在谋划创业。在423名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293名同学具有自主创业意愿,占总数的69.27%,且在这293名同学中有56名同学正在参与创业活动,占调查总人数的13.24%。女生正在创业的人数虽比男生少,但正打算创业的人数比男生多,在总人数上相差无几,说明在创业路上基本没有性别差异。另外,被调查的正在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中有近34%的学生有过互联网创业经历,并有不俗的成绩。数据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有一定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表1 随机抽样样本构成
第二,认同互联网创业。被调查的学生普遍认为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是当前大学生创业比较好的途径,因为创业成本相对较低。当被问及对互联网创业的看法时,有92.7%的学生持肯定支持态度。另外,在调查对象中有99.3%的学生对互联网创业感兴趣。由此不难看出大学生对互联网创业的认同。
第三,大学生创业的各项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意识较强,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想过创业,更不用说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创业。当被问及“为什么没有想到创业”时,有35.5%学生认为在学校应该以学业为重,打好基础是最重要的;认为自己在机会把握、资源整合、风险承受、专项技术等方面能力比较欠缺,没有勇气去面对创业失败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应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各项能力,以增强大学生的创业自信。
SWOT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韦里克首次提出的,主要分析组织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挑战等四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同样可借用SWOT分析法进行内外环境的分析比较,以此发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高校出于自身的办学定位,会根据社会、市场需求来制订招生计划、培养计划,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会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在社会发展大潮中努力与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取得同步,这给学生就业创业带来了机遇。目前,许多高校为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一是高校虽然开设了一些创新创业课程,但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深入思考。课程体系不健全,面授学时偏少,以网络课代替教师面授,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课程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二是高校真正参与到创业教育中的优秀教师并不多,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创业课程基本是由没有创业经验的辅导员承担,而且多数辅导员对企业运作缺乏基本的了解,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贴近实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高校虽然也针对一些专业与企业合作并签订了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协议,引入了一些企业参与创业教育培训,但有些创业项目还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对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指导,有些创业项目对学生来说并不太合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国务院、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和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各项培训计划,涵盖了财务税收、市场营销、借贷融资等广泛的内容。同时各级政府和各高校也先后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各高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参与“互联网+”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等赛事,使有创业意向、具备创业能力和条件的大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动力和竞争力[1]。
一方面,社会支撑体系不够健全。政府、高校、社会对自主创业的扶持落实不到位,宏观层面上虽然出台了一些融资、税收、培训等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最终能否享受到优惠,往往要经过各级部门层层审核,耗时较长。各级部门对大学生创业帮扶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没有形成一套风险监测评估和反馈改进机制,使大学生无法预知风险,没有能力寻求应对问题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创业风险规避能力不足,增加了大学生创业结果的不确定性。
首先,高校要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所倡导的跨界融合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创新创业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院校学习。由创新创业学院(部)参与研讨制订出符合本校的工作方案、行动计划,在全校师生中统一思想,明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内容、绩效考核等一系列问题,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要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个体,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优[2]。
其次,高校要提高创业能力培养实效。一方面,通过校内培养、引进专业人才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出既有完备的创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专业+行业”“理论+实践”“项目+竞赛”的教学体系,依托行业活动,参加多样化的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最后,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高校要借助企业的力量。邀请企业英才和行业骨干进校园,建设产学研一体化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在企业用实践检验理论,做到学以致用。借助学院精品专业建设渠道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校内外合作的新模式,培养大学生多样化、专业化、科学化的创新思维,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1.“互联网+校内模拟”创业。由校内外从事创业教育工作的专家和专业人士等行家里手组成导师团指导学生模拟创业,以互联网为载体,结合各院系的专业特色,在各院系成立模拟公司[3],让学生参与模拟公司的经营,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敬业精神等综合创业素质,让学生熟悉创业的全过程。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以就业创业指导为抓手,合理配置优势资源,形成跨院系、跨专业融合的局面。在各院系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模拟公司,由学生组成团队,分别担任公司负责人和普通员工。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团队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从事网上销售平台开发、线上广告宣传、网络销售后台管理、线上线下销售等工作。高校其他专业的学生还可以组成劳务技术模拟公司,借助互联网合作平台,利用专业技能在“时间财富”“中国威客网”等网站上从事文案写作、外语翻译、创意设计、美工、定制性软件开发等工作,实现模拟公司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
在模拟公司的运作过程中,导师团应充分发挥监督、指导功能,为模拟公司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以此作为学生校内模拟创业的考核依据,也作为学生是否具备创业能力的评价依据。以劳务技术模拟公司为例,在承接业务的同时把专业技能作为评价的依据。同时,导师团除了对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监控外更要为学生提供网络技术指导,对重大问题展开探讨。通过实景模拟创业,使学生逐步适应从“学生”到“公司员工”的社会角色转换,熟悉创办企业的整个流程,为将来的创业奠定基础。
2.“互联网+校企合作”创业。调查显示,有11.2%的同学有过借助企业平台进行创业的经历,说明利用互联网与企业合作创业的模式在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可行。(1)通过线上加盟,担任某个区域的网络推广代理人,负责管理后台;帮助传统商家在网络上拓展团购业务,并负责团购业务的日常管理工作,从中熟悉开展业务的整个流程。(2)将“互联网+校企合作”创业活动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如寒暑假期间可根据校企合作创业项目展开调研,在了解消费人群特点、产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微店等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广告宣传。通过参与创业活动,掌握产品定位、市场预测、财务管理等专业技能。(3)将“互联网+校企合作”创业活动与大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相结合。将校企合作创业作为顶岗实习,通过审核学生的创业计划、创业日志、创业业绩等给予实习成绩,注重学生创业表现的过程性评价。
在开展“互联网+校企合作”创业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将校企合作创业纳入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并归入学分管理;二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纽带作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企业运作,掌握企业的运行模式、管理模式;三是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企业进行合作。
目前,国际劳工组织、我国人社部和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开展了创业培训、辅导、咨询,实施了领航者、互联网创业培训、SYB等多个辅导项目。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些项目,跟随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面向广大学生开展的创业辅导要以模拟演练为主要方式,改变以讲师为中心灌输知识的传统培训模式,采用高度参与的教学方法,实现讲师与学员的全面互动,增强学生对创业项目本质的了解。要把这种培训模式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的辅导体系,有效地吸引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主动接受培训。高校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对市场需求的分析,遴选出一些构思好、适合创业的创新实践项目,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训,从理论到实践,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尤其在目前就业困难的形势下,高校和大学生都应该努力探索创业能力提升途径,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投身“互联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