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素娥1 饶家信 张宏伟
(1.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云南 景洪 666100;2.西双版纳州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云南 景洪 666100)
2015年,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成为中国版“工业4.0”计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检验检测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的一种重要业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政府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工程检测机构管理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软件在房屋建筑检测机构运用较为广泛,而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运用较少,这是因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不同于房屋建筑检测机构,其检测参数、检测场地、检测条件都因每一个水利工程的唯一性和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不同,对于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软件的要求更为复杂。借助网络搭建合理有效的试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检测试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水利工程检测机构的当务之急。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系统由信息平台、业务平台和移动平台三部分构成。
信息平台包括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及投诉评价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用于试验检测机构发布行业新闻、收费标准、送样标准、检测范围、质资能力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委托单位只需登录信息发布平台即可在线浏览试验检测机构发布的信息。信息查询平台用于委托单位查询委托单的工作进度、试验结果、检测费用情况,亦可在该平台上进行网上委托与业务受理查询。投诉评价平台可直接受理委托单位的投诉与评价,并自动生成试验检测机构质量管理体系内投诉评价管理的质量评审记录。
业务平台用于检测机构检测业务的处理,主要包括检测合同管理、试验检测管理、检测收费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系统维护管理、办公自动化几方面的内容。检测合同管理用于对检测机构签订的合同进行录入、变更管理,可管理的内容有委托单位信息、工程信息、试验项目、合同单价及折扣信息、合同结算信息,检测合同管理与检测收费实现数据共享,收费时可严格按合同进行。试验检测管理用于检测业务在线委托管理、现场委托、样品管理、任务管理、试验及校核管理,以及报告审核、批准、打印、发放、归档等综合功能权限设置,通过数据自动采集技术实现整个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检测收费管理用于检测参数收费标准设置及合同与委托收费处理、查询、统计,系统可自动按期生成应收账单、应收款汇总表、检测收入汇总表、人员产值表,并可将应收账单定时通过短信或微信等利用移动客户端发送给委托单位。质量体系管理用于试验检测机构的内审与管理评审、仪器设备管理、技术标准管理、质量控制、量值溯源、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管理、试验环境与养护室温湿度环境自动化监测,系统可提供自动化的设备检定、校准到期提醒,形成历史温湿度监测曲线,自动推送标准规范的查新信息,生成查新记录。该系统的检测业务严格受控于质量体系,完全实现了试验室管理与检测业务的融合。系统维护管理用于试验检测机构的组织架构(含分场所、工地试验室)管理,岗位权限管理,委托单、试验数据填写录入界面定制,试验报告格式、原始记录格式、委托单格式、任务单格式定制与调整,网站信息与栏目管理,委托单位会员管理,系统数据备份,系统更新管理。办公自动化为试验检测机构提供了内部短消息、通知通告、共享文件夹、公文、手机短信息等内部办公与信息流转功能,可与检测业务模式、质量体系管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
系统的移动平台基于互联网架构,为试验检测机构、委托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及监督单位等提供了移动终端APP,支持Android系统与IOS系统,可为上述各单位及部门推送委托单处理的进度、结果信息、不合格报告查询、检测费用账单信息,并有试验报告的真伪验证、基于芯片与二维码的留样与送检功能,检测机构的相关人员可使用APP完成试验报告的审批签字与签发。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试验室管理科学发展的成果,是试验室管理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等,对试验室进行全方位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
系统可以结合检测机构的运转模式,以试验室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为管理核心,各业务子系统进行信息与控制联动;提供开放的工作流程定义引擎,试验室可按程序文件与实际需求自定义工作流程;基于“纸张”式页面的委托单录入方式,用于填写试验室检测的原始记录,可支持试验数据上传,试验参数全覆盖;做到钢筋、混凝土、砂浆等试验项目数据自动采集;提供可伸缩式的异地多分站管理功能,满足和适合水利工程中心试验室和工地试验室的“技术、数据集中管理、业务分散管理”的可伸缩性管理要求;通过企业微信可以在移动端进行“检测试验”的确认、审核、批准,可以进行工地外打卡及办公OA处理等多项工作。
信息平台为中心对外发布信息与交互的窗口,主要进行中心新闻、行业动态、收费标准、送样指南、检测范围、质资能力、联系方式、典型案例等信息发布,委托单位可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浏览、查询。中心不仅要可靠、公正地服务于客户,更要让客户参与到检测过程中来,让客户从参与者变为信息传播者,通过建立中心的信息平台(含网站、微信公众号),实现中心检测活动与客户的信息互动。
业务平台主要用于处理检测业务,包含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质量体系管理、检测过程与报告管理等与检测业务相关的管理功能。采用互联网模式打造中心现代工程质量检测服务的互联网生产方式、实现检测管理和资源的配置十分重要。将复杂边际(客户类型、用户需求等差异化)转化为产品服务切入点,制定差异化检测方案,实现专一极致、低成本的新型工程质量检测服务;构建检验检测物联网,汇总检验资源并合理有效配置和调度,做到全面感知、预测趋势、优化决策,实现精细化管理。
3.2.1 试验检测的运用
线上线下检测技术的相辅相成,是互联网思维在现代检验检测技术中的真正体现。线上技术提供信息发布网络化、项目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客户交流实时化等服务内容,线下技术主要提供检测数据采集与分析服务。
3.2.2 样品的委托办理
委托单位送样至试验室,经收样人员按检测条件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委托人在网上按照已录入的格式进行委托单的填写,委托单上需填写的内容有工程名称、样品名称、强度等级(或规格)、检测项目、取样部位、样品描述、送样日期,检测中心业务受理员进行委托单确认,在委托单右上方自动生成委托单二维码,委托人可通过二维码进行扫码查询样品检测进度。业务受理员将样品进行编号,自动生成样品卡二维码,将样品卡二维码粘贴于样品上,并将样品卡流转到检验部主任。
3.2.3 样品的检验及流程
检测部主任根据流转卡下达试验任务,检测人员接到任务通过样品卡扫码后,按照试验规程进行试验。
a.对于混凝土、砂浆试块抗压强度、钢筋抗拉强度试验,其试验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自动控制时打开检测软件,通过扫码,系统识别试块强度等级(或规格),选取加荷速率,点击“开始测试”按钮,将自动对试件进行抗压、抗拉检测,计算机界面显示试验的加荷速率、荷载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传感器自动采集破坏荷载后传输给软件系统,系统根据试件尺寸或规格将荷载自动换算成强度,同时能根据数据的离散性对数据进行取舍,并根据设计强度判定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b.对于砂、石、水泥、土样等项目的检测,其试验数据很难实现自动采集的,只需将检测结果在检测系统中相应的记录表格内填写,软件能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出试验结果,判定数据取舍,并给出检测结论。
c.检测报告的生成。试验检测报告过程的记录和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终端服务器,经各级授权人员签署、审核、批准无异议后,点击“报告生成管理”按钮,软件就会将试验结果自动转化为固定格式的一系列检测报告,并自动按报告打印顺序生成报告编号后打印。
d.信息数据统计与管理。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建立数据库,通过软件可以及时查询数据,了解工程的质量状况。
移动平台主要表现形式为中心的“微检测”公众服务号,服务号功能由三部分构成:ⓐ为委托单位提供委托单预填写、委托单检测进度查询、检测合同费用查询、建议与投诉等互动功能;ⓑ为中心工作人员提供移动端检测记录录入、试验报告审批、质量管理体系提醒功能;ⓒ和中心门户网站互联,实现门户网站信息的实时推送与共享。
目前移动平台已用于试验室检测机构现场检测、监测数据上报、审核与批准签字,外部监理单位、委托单位、监督单位及上级建设管理单位在连接移动终端APP后,均可实现实时查询。
办公自动化平台主要提供中心的通知公告、个人事务、办公用品管理、会议管理、车辆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功能。
水利工程往往位于偏远的山区,需要在工地建立试验室,系统软件提供了总站管理分站的功能,以适应有多个分试验室的情况,可以做到总站是一套大的管理系统,分站都是子系统,实现统一计划、统一分析、统一管理。跨区域的多分支机构数据整合,可以将中心下属的各个工地试验室、区域平台在以往检测过程中搜集到的用户信息跨平台整合到一起并且进行分析,数据集中管理、报告集中审批。形成中心移动互联检测的数据基础,有助于检测体系横向跨地域的互联网发展,从而满足复杂的、跨地域的业务管理需求。
3.6.1 提高了样品测试效率
测试人员可以随时在信息管理系统上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分析结果输入信息管理系统后,自动汇总生成最终的分析报告。
3.6.2 提高了分析结果可靠性
分析人员可以及时了解与样品相关的全面信息;系统自检报错功能可以降低出错的概率。另外,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自动上传功能、特定的计算和自检功能,消除了人为因素,也可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3.6.3 提高了对复杂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信息管理系统将整个试验室的各类资源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可以方便地对试验室曾经做过的全部分析样品和结果进行查询。因此,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存储的历史数据的检错,有可能得到一些对实际问题处理有价值的信息。
3.6.4 协调了试验室各类资源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时了解试验室内各台设备和人员的工作状态、不同岗位待检样品数量等信息,能及时协调有关方面的力量化解分析流程出现“瓶颈”环节,缩短样品检测周期;调节试验室内不同部门富余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3.6.5 实现了量化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供对整个试验室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得到诸如设备使用率、维修率、不同岗位工人工作量、出错率、委托样品测试项目分布特点、试验室全年各类任务的时间分布状态、试剂或经费的消耗规律等信息。管理层能定量地评估试验室各个环节的工作状态,很好地实现试验工作的全面量化管理。
信息化系统建立后,如何搭建一个自己组织的、集检验检测服务量身定制、各方对接、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智能试验室平台,可以让检测工作参与各方在平台上快速便捷地完成业务处理,同时运用物联网等互联网衍生手段革新检验检测技术,打造全新检验检测模式,优化资源配置,节省检测成本,利用平台和革新技术支撑建立平台与用户和合作方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最终实现检测机构现代服务模式,实现水利工程检测机构“协同、共享、服务、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目标,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改革、创新的历程。
信息化系统建立后,为州级、省级、国家级水利行政管理部门运用“互联网+”监管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或预留接口,对水利工程质量适时控制提供基础平台;利用“互联网+”创造一种全新检验检测服务模式,探讨在用户核心体验、检测检验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互联网先进技术应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用户自组织、线上线下一体化,促进检验认证资源配置优化、行业健康发展。
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检测机构的内部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质量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帮助工程参建各方以及上级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工程质量情况,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新起点、新台阶,是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为地方、省乃至全国互联网管控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打下基础。是向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范化、准确化、科学化、信息化,效率化,以及新时代“互联网+”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发展方向迈出的一大步,是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