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2019-01-16 07:44徐伶俐
山西青年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业办学职业

徐伶俐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人才培养模式,即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指导理念、过程样式、运行方式以及管理措施,亦即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而确立的培养模型。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方向,关系到人才规格与区域经济的有效对接,关系到人力资源的水平和质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个体幸福都有重要意义。作为省级一流重点名优高职院校的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多年办学经验,切实遵循教育规律,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将办好专业、强化职业、注重学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成就事业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1],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基本内涵

“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协同创新理论的指导下,以办好专业、强化职业、注重学业、重视就业、鼓励创业、成就事业六个方面有机结合为基本思路来进行人才培养。它是以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联合多元主体共同制定培养思路,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专业目录,共同开发课程及制定标准,组织教学内容,确定评价机制,制定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等的具有贯通性、连续性和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样式。其中,注重学业是基础,离开了扎实的知识根基,其他“五业”便是无源之水;办好专业则是前提,因为专业是实现学业完成的微观单元,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标准;强化职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亦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必然要求;重视就业是办好职业教育的保证,职业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创业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对就业工作的新要求,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机制;成就事业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并渗透于整个培养过程。

“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目标体系、培养过程体系和保障机制体系三部分组成。[2]目标体系即通过多元主体的联合与各司其职培养具有优良素质和技术、技能的专业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不仅仅对于本专业、本岗位熟练贯通,更具有对于岗位变化的快速适应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过程体系即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式,结合产业需求,沟通培养思路,共享教育资源,联合培养人才,这样将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打通,可以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进一步检验和巩固知识及技术技能的稳步养成。保障体系即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应制定职业教育各个不同部分的评价标准与保障措施,如学业上以知识必需、够用为最低限度,顶岗实习过程中有合格的行业指导教师规范指导,设立明确的技能要求,行业协会制定恰当的考核标准及帮扶措施等,最大限度的实现“学历+技能”的培养要求。

(二)基本特征

1.培养理念人本化。“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诠释和实践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更体现了终身教育的理念。一切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进步,在“六业贯通”思路下,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德能并重,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为基础,着力于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创业,成就事业,促进学生在学习化社会中可持续发展。

2.培养目标市场化。就业是职业教育的直接目标,因此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以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的发展变化和潜在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紧跟市场变化,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另外,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决定了“六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开放性,学校应拓宽思路,紧跟市场要求,进行开放性办学。

3.培养主体多元化。职业教育的举办者不单单是职业学校,更需要来自企业、行业和全社会的大力参与,共同完成。现代职业教育注重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学校为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方法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企业、行业不仅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还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密切对接。

4.培养过程实践化。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验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3]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只有知行合一,才有望六业贯通,也只有在六业贯通思路指导下,才能将实践学习彻底化。在培养过程中,就业目标清晰、培养主体多方参与,资源开放共享,学生亲身体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塑造能力,提高素质。

二、“六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学业培养

完成学业是学生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的学业分为学科和行动体系两大部分,想要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必须两部分都要充分重视。既抓理论学习,又严格实际操作,二者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其一。还应根据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学业指导,引领学生了解发展趋势,明确市场需求,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为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学业培养上以分段和分类培养为特色,形成了多元开放的育人平台,打造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第一课堂,以社团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以校外社会实践、专业实习为主的第三课堂,三个课堂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有效推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出台了《关于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实施办法》和《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等规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智力结构和能力倾向等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帮助其完成学业。

(二)专业设置

专业的合理设置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区域产业发展要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社会调研,研究社会发展新情况。要考虑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的供给度等。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办学条件、校企合作程度,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数量、规格等,制定具体的专业目标和培养方案,并及时邀请院校、企业、行业专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专业设立后也要随时关注市场变化,及时优化教学目标和内容。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周密的专业论证,在专业群视域下开展专业建设,在专业目录外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农村合作金融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强化职业的要求。职业教育着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这一要求决定了人才培养必须由校企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方面,企业要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将行业企业要求融入学校教学,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参与梳理课程结构和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平台。另一方面,学校也要与企业联合办学,进行人才订单培养,共同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进行了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不断巩固“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办学模式,并积极拓展与行业企业合作的订单人才培养,在实践办学中不断强化职业要求,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师资建设

除充分借助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外,师资队伍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行企应当着力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学校要健全教师进企业挂职锻炼制度,鼓励教师向双师型发展。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实施了“教师千万培养工程”,成立了教师培训学院,大力倡导教师学工履历、企业经历,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支撑。

(五)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从学生入学起,就要开始职业教育,使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增强职业信心。要把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选派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就业的方法、技巧,更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道德和纪律,注重能力与素质并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非常重视就业工作,推行“就业立校、服务强校、合作兴校”的办学方针,积极营造合作办学氛围,谋求与更多企业的合作就业。还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发了就业指导课程——明理课程,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全方位服务。

(六)创业教育

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实现创业乃至成就事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学校在将就业指导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为学生将来能成就事业打下基础。可以根据需要开设相应创业课程进行创业指导,除传授给学生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紧密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意志力、判断力以及吃苦耐劳、不怕失败的精神等创业应具备的必要条件。为此,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实施了“学生千日成长工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校期间规划好成长成才轨迹,按照“一年熟练岗位、三年成为骨干、五年顺利优岗、七年实现发展、九年成就事业、一生幸福生活”[4]的要求,积极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同时,重视加强校友会工作,积极搭建校友平台,大力传承校友文化,并坚持注重学校品牌建设,促进校友成就事业。

猜你喜欢
学业办学职业
艰苦的学业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谈学业不良学生的教育策略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