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葛丽
综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各省、市几乎都是材料作文。对此,拟题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所谓“题好一半文”。
令人遗憾的是,在拟题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摘取材料中的词语做题目,有失确当。
第二,题目陈旧,缺乏新意。
第三,题目宽泛,针对性不强。
第四,题目过长,不够精练。
第五,故弄玄虚,华而不实。
所以,应该在拟题上下一番真功夫,原因是,优质的题目能够起到以下作用:
1.心理方面,先入为主,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于作文,首先跃入阅卷者眼中的是文题,题目的好与否、优与劣,将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
2.结构方面,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也就是说,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额和眼睛。“题好文一半”,好的题目贴切、简洁、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引发阅读期待,或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可见,题目拟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影响到作文的艺术感染力与吸引力。
3.评分方面,不拟文题扣2分,拟题不当扣1分。实际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拟题或拟题不当,其隐性失分绝对不止一两分,而会对全文产生不利影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既然题目作用巨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文题是理想的呢?
1.针对性强。即文题一定是紧扣所给材料与文章内容的,一目了然的。也就是说,文题绝不能成为摆设,更不能让人摸不着头脑,而应紧扣材料,鲜明准确,有的放矢。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巧诈不若拙诚。(《韩非子·说林》)
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读了以上六句名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所拟题目为《诚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人之所助在信,信之所本在诚》,这样的题目,就非常契合所给材料,贴切、得当。
2.角度适切。就是说,切入的角度要小,在此基础上,深入开掘,不可太过宽泛。请看下例:
对悲伤的同情是生活中一种普遍而强烈的感情,然而旁观者眼里的悲伤未必是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据此拟题为《跨过那条鸿沟》《多共情,少同情》,可谓视角新颖而贴切。
3.简明洗练。标题应短小精悍,一般在十个字左右,醒目上口,过目留痕,印象深刻。比如:某班班会上,同学们纷纷介绍自己最欣赏的格言名句并畅谈感想,其中有六句同学们感受尤深,这六句是:
①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③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魏征)
④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⑥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龚自珍)
请结合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联系现实和自身实际写一篇发言稿,在下次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有同学拟题为:《趁青春,不负行》《态度奠基础,细节筑高楼》《青春须早为,但惜少年时》,意明简洁,一语中的。
4.新颖别致。即要尽可能地不落俗套,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由文题就能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味。有人说:这是一个不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起无数大国工匠向星辰大海出发,也让这片土地上无数平凡人的梦想落地开花。迈入新时代的我们,拥有更多实现梦想的可能,拥有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有对美好明天的渴盼和信心。用力活着,才有分量;向前奔跑,才能抵达。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为了更美好的自己,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
请以“新时代再出发”或“新时代,我们一起出发”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以下拟题,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一切尽在期待中》《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5.隽永蕴藉。要求文题尽可能蕴涵丰赡、意味绵长,引人深思,给人启悟。
阅读下面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著名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是啊,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诱惑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一位获得高分的同学拟的题目是:《活在当下,追求远方》,值得借鉴。
通过以上所述,考生对何谓优秀的题目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与认识,那么,如何拟制理想的文题呢?
要想在高考作文中拟出贴切、准确、简明、醒目、新颖,并且有意蕴、有文采的文题,从而获得阅卷老师的认同、首肯、赞赏和欢迎,就必须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和应有技巧。
首先,化用名句。
包括古诗文和名人名言、歌词等。这样的拟题,能够彰显文化含量、文化品位和语言魅力,增强厚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