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海
[选文一]
千年古莲子为何能够“复活”
李耕拓
19世纪末,在辽宁省新金县普兰店(今大连市普兰店区)东郊鞍子河水库附近,先后出土了一种硬如卵石、壳已炭化(也叫煤化)的古莲子。此后的100多年里,当地农民常常能在地里拾到古莲子。由于这些古莲子是在普兰店附近发现的,于是就被称为“普兰店古莲”。
这些沉睡多年的古莲子还能发芽、开花吗?人们一直在寻找答案。早在1907年,当地的古莲子就被人带到了日本;同年,由东京植物园京都皇家学院教授十里叶做了生物实验,但没有成功。
之后,日本学者、古植物学家大贺一郎于1923年在普兰店一带的泥炭层中采集到了古莲子。当年,就有一些古莲子在他的实验室发芽,并被转种到大连北方公园的一个池塘里,且长势良好。遗憾的是,在战火与硝烟中,这些复活的古莲不久后便又销声匿迹。
1952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普兰店收集到了500粒古莲子。经碳-14同位素测定,这批古莲子在泥炭层中已埋藏千年。
在地下靜静沉睡了1000多年的普兰店古莲子,还能不能发芽?
老一辈园艺家应用园艺技术措施,通过精细培育,普兰店古莲子获得了新生。1953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的徐仁教授等开始培植古莲子。他们将古莲子浸泡了20个月之久,却没能发芽。后来,他们想出了一个绝招,在古莲子的外壳钻一个小洞,或者将古莲子的两头用锉刀磨短1、2毫米,再浸泡在25~30℃的清水里进行培养,然后栽入花盆中。奇迹出现了,这些古莲子竟然都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并长出了幼小的荷叶,其中5株幼荷被从花盆中转移到池塘里。1个多月后,它们绽蕾开花,二白、二粉红、一紫红,花瓣与现代的莲荷几无区别,且花瓣凋谢后都结出了含有莲子的莲蓬。这些“复活”的古莲被命名为“中国古代莲”。
穿越千年的莲子居然真能发芽开花,让人们看到了1000多年前的荷花的模样。这则新闻一经公布即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被誉为植物史上的奇迹。
那么,为什么一般植物的种子短命,而古莲子的寿命会这么长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科学家认为,古莲子惊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含有的特殊物质、自身的特殊结构和埋藏之处的特殊环境。简单地说,古莲子的外面有一层硬壳,形似航天器的“密封舱”,不仅能完全防止水分和空气内渗和外泄,还形成了一个存贮有0.2立方毫米空气的小气室,用以维持古莲子的生命。古莲子所含水分极少,有利于它们维持最低的生命状态。再加上它们被埋在泥炭层中,长期处在干燥、低温和密闭的条件下,因此可以保持千年的生命力。
研究古莲子长寿的意义何在呢?当一粒几百、几千年前的莲子发芽展叶开花时,除了昭示出荷花强大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神奇外,还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对于研究生物休眠、延长植物种子的寿命、研究物种的起源与延续、仿生学以及我国古代地质、气候等均有重要意义。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17期)
【解 读】
生命的坚强超出人们的想象!当一粒古莲子穿越千年,在我们的眼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谁能不为之震撼?
这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事理说明文,作者以生动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千年古莲子的发现经过及意外“复活”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古莲子寿命如此之长的三大原因,同时指出研究古莲子长寿的意义所在,令人增长了不少见识。行文过程中,作者不断采用疑问句来激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始终充满好奇之心,表达效果非常好。
[选文二]
太阳之染
乔?摇娟
你相信吗?柿子能穿在身上,不过不是直接穿,还需要太阳配合一下。
在柿子家族中,有一种柿子叫椑柿,它是柿子的原生种,长得又丑又小,果皮上面还长着黑乎乎的斑点。虽然它长得磕碜,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可是传统染色——柿染的绝对主角。椑柿一旦经过空气和阳光的洗礼,那就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华丽逆袭。
植物在自卫方面都有一套自己的心经,比如聪明的椑柿就很会保护自己,为了避免种子在未成熟之前被动物或人用来果腹,它会强迫自己保持着与树叶一致的颜色,以给那些贪婪的眼睛制造一点视觉差。如果动物或人不嫌弃它没有长成熟,硬要吃呢?椑柿会分泌出单宁酸,也叫鞣酸,这是一种防腐剂,味道就一个字:涩。这种口感即使碰到饿疯了的人,也下不去口。所以,就算它能够长到自然熟,也不是吃货们的首选。
椑柿自保成功,除了可以壮大其家族,还为染色师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在果皮仍绿、果肉苦涩的状态下,染色师将青柿从树上请了下来,用带有“液化”功能的超强打磨器把果肉打碎。将获得的白色果胶放进大缸后,其蕴含的神秘单宁酸与空气一互动,立马就会产生氧化变质。在变质过程中,染色师可不能偷懒,需要不间断地搅拌缸内的柿汁。椑柿汁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耐心,一年后就可以蜕变成功,成为柿染的重要材料——柿漆。
经过了太阳、时间和风的轮番关照,柿漆以深褐色的面目呈现。这时,布料就可以出场了,将布料浸染其中,醇厚的柿漆会给布料以最温柔的款待。起初,白色布料上会显现出若有若无的色彩,在紫外线和空气的强劲助推下,单宁酸的迷人色彩在氧化过程中愈发明显,逐层加深。染色师只要勤快点儿,随时翻动布料,就能使颜色在布料上长出形形色色的纹理。如果需要规范的花纹,染色师还可以将布料局部有规律地扎起来,然后进行固定。再放开的时候,就会看到来自大自然那种带着神秘气息的独一无二的纹路。这些变化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时间一到,单宁酸与胶状物质固化成高分子聚合物,就会构成十分牢固的颜色。布料在柿漆的反复浸泡下变得格外柔软,清新可人。将布料捞出来后,直接放在太阳底下曝晒,然后裁缝会将这块汇聚了自然风华的布料加工成心仪的服装。柿漆除了可以染布、做衣服外,经过发酵后还可以用来作船和家具的涂料。
椑柿除了果肉,它的茎、叶,甚至柿蒂都可以用来染色。把它采下来后,用熬煮法可以煮出色素。如果嫌天然柿漆颜色单调,那就需要人为干预一下,把煮出来的汁水浸入铁离子化合物溶液里,可以得到咖啡色;浸入铜离子化合物溶液,可以得到偏赭色;加入石灰,可以得到深褐的黑色或是褐色……这些染法不像自然染色需要时间的积累,最多20个小时就可以染成。方法也相对丰富,有煮染、浸染、刷染和绘染。
虽然现代染色技术高效快捷,且色彩无限丰富,但永远也无法替代柿染的优势。柿染后的面料笔挺且防腐,做出来的每一件衣服的颜色都有细微差别,相当具有唯一性,且穿在身上会散发出一股淡淡的甜香味,即使出汗也不会有任何异味。工业化染色做出的衣服越晒越褪色,柿染后的衣料经过日晒,颜色反而会加深。基于这些独特秉性,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直接将椑柿称为漆。日本人更是带著崇敬之心,将柿染称为“太阳之染”。
(选自《知识窗》2019年07期)
【解 读】
神奇的大自然,独特的传统工艺,聪明无比的人类,让椑柿化成了色彩,化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这是一篇构思精巧的事理说明文,作者给文章拟了一个充满诗意的题目:《太阳之染》,然后用“柿子能穿在身上,不过不是直接穿,还需要太阳配合一下”巧妙点题,激发读者兴趣;接着,紧扣一个“染”字,介绍了柿漆的形成、柿染的过程、柿染布的特性等内容;最后点出“太阳之染”的来源,呼应文首,浑然一起。品读全文,大自然的神奇令人赞叹;而此文别具一格的说明风格,同样让人叫好。
[选文三]
海洋为什么神秘
汪品先
海洋为什么神秘?因为她深。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平均3700米深。16世纪以前人类不知道海洋有多大,20世纪以前不知道海洋有多深。隔了这么深的海水,我们对深海海底的了解还不如月球背面、不如火星表面。直到今天,到过最高山顶珠穆朗玛峰的有3000多人,而到过最深海底马里亚纳海沟的只有3个人。
海洋为什么神秘?因为她黑。太阳光只能透过一二百米的水层,海水的95%全是黑的,要靠深潜的灯光照亮才能看见深海世界。只有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才能用肉眼看见深海,因此海洋有太多的发现在等待着我们。拿我自己来说,第一回下潜就发现南海1000多米的深海底,居然还有冷水珊瑚林。
海洋为什么神秘?还因为海底是漏的。别以为海里的东西只会往下沉,“泥牛入海无消息”。其实海底是个双向流动的系统,海底下面还有地下水流,从海底向上,海还会冒出热液和冷泉。海洋里的生物圈也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很熟悉的靠光合作用支持的“有光食物链”;另一个是多数人没见过的深海“黑暗食物链”,这类生物靠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化学合成有机质生存。再往下,海底下面的玄武岩和沉积孔隙里,还有大量的微生物生活着,有的已经有几十万岁……
是啊,深海太神奇了。不光神奇,深海还是未来的能源和资源宝库,深海的变化还将决定人类未来的生活环境。比如世界上用的石油、天然气,有1/3来自海底;大气里的CO2,在长时间尺度上是由深海和海底调控的。而所有这些,都是最近半个世纪的发现。那么,怎么样才能探索深海呢?
探索深海,全靠高科技,可以归纳为“三深”:深潜、深网和深钻。最直接的深海探索方式是用深潜器,载人、不载人的都叫“深潜”,两者各有各的用处。如果要在深海做长期观测,那就要把传感器放到海底,再用光电缆联网接到岸上,就可以在大楼里全天候地监测海底,这相当于在海底设立气象站、实验室,这就是“深网”。当然,传感器并不是都要联网,有的传感器还是流动的。“深钻”是从海底向下打钻,进入地壳内部,探索深处的奥秘。
近些年来,中国的海洋科技突飞猛进,“三深”都已经用上。但是我们起步晚、底子薄,和世界前沿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因此,我们殷切希望广大的青少年,都来关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更加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小就立志于海洋,将青春献给海洋!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19年06期)
【解 读】
神秘的海洋里,有着无数的未知等我们去探索,永无止境。知识的海洋,又何不是如此!
本文围绕“海洋为什么那么神秘”这一问题,从“因为她深”“因为她黑”“因为海底是漏的”三个方面进行回答,并介绍了探索深海的三种方式:“深潜”“深网”“深钻”,既让读者对神秘的大海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激发起人们进一步探索深海的兴趣。文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说明,生动有趣。
[作者通联:江苏东台市台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