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芝,潘越峻,张文先,韦广莹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冠心病是临床高发的心血管疾病,该病病理机制复杂,病因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血液流变学指标等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是冠心病治疗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尚不明确[1]。美托洛尔和缬沙坦均为冠心病常用药物,两者联用较多,但是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尚有待分析。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两者联合治疗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冠心病诊断治疗指南》[2]相关标准;纳入标准:确诊为冠心病,且近一月内未接受治疗或使用影响血液流变学药物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血管神经性水肿者;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合并感染疾病者;无法配合治疗者。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60岁-78岁,平均(69.14±9.13)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3.46±2.55)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0岁-77岁,平均(68.52±8.53)岁,病程1个月-7个月,平均(4.14±3.02)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80 mg),8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美托洛尔治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25 mg),首剂量为12.5 mg/次,2次/d,治疗2天后,改为25 m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R-80A型全自动血液粘度仪检测两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前,两组血液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指标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浓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者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Mean±SD)
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文献报道显示,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对于疾病进展、预后改善影响较大,因而需进一步总结分析可靠的治疗方法,纠正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3]。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管腔狭窄/阻塞而导致的一类心脏病,具有高死亡率特征;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同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可引发炎症反应,多种条件作用下可导致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而该异常改变有利于血栓形成,因而有必要纠正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状态[4]。缬沙坦为冠心病治疗常用药物,具有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的效果,对于冠心病治疗效果较好;但是,缬沙坦抑制炎性反应效果有限,文献报道显示,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较差[5]。美托洛尔为β受体阻断剂,可有效改善心肌收缩力,减缓传导速度,从而降低心肌耗氧,控制局部炎症反应[6]。冠心病相关文献报道显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纠正血液流变学指标更为显著,有助于改善心肌微循环,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7,8]。本次研究也发现,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3.95±1.02)mPa/s、全血低切粘度(6.36±1.02)mPa/s、血浆粘度(1.23±0.34)mPa/s、细胞聚集指数(1.26±0.56)、纤维蛋白原(3.04±1.02)g/L显著低于对照组[(4.45±1.32)mPa/s、(7.31±1.34)mPa/s、(1.38±0.29)mPa/s、(1.86±0.52)、(4.03±0.98)g/L)],组间差异(P<0.05),可知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纠正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较为理想,该联合治疗方法较为可靠。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