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再认识
——以某民办高校为例

2019-01-15 14:39周文渊周奚铭
山西青年 2019年15期
关键词:公办民办民办高校

周文渊 周奚铭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000)

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的第一批民办高校开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将近二十几年的发展,民办院校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有学生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生源危机、教师心理等等问题,本文拟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做一些思考和再认识,以期能对民办高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一、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

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具体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而民办高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还是依循公办学校的培养模式,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为主,教师还是一张嘴、一支笔,或者一张PPT,无论是教材还是观念都过于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听不进去,老师互动有限,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民办高校教师主要由企事业退休人员和周边高校的退休教师构成,还有一部分就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而且大部分老师非师范学院毕业,有相关专业背景,但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对学情、生情都不能做到很好的了解,难以对症下药,起不到预想的效果,长期来看,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源危机引发学生管理混乱

随着适龄入学人口的急剧减少,加之民办高校前几年的大冒进,国家现在由先允许民办高职院校注册入学再到近年的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职院校都可以实行注册招生制度,有的公办学校还实行提前单招政策,原本就弱势的民办高职院校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了,稍微好一点的学生都被公办院校或者办学口碑好一点的民办学校提前收入囊中,而留给本省的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就少的可怜,所以招生人员就是想尽办法也招不了几个学生,生源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勉强维持运营。怎么管、如何管好这群学生成了一道摆在民办院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这群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根本就没参加过高考,中学就没好好学,所以到了大学无论是数学还是英语抑或专业课,根本就是一头雾水,听不懂也不想听,即使是从寝室里拉起来,也是拿着手机在玩,上课在某种形式上也沦为一种摆设。上课听不懂,考试更是难题,有的写个名字就跑了,松了有的干脆连课也不上,试也不考了。这样就逐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任其发展,学风、校风只会越来越差,最终关门大吉。

三、教师心理问题突出,得不到及时疏解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以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为主,辅之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年轻人一毕业就面临着结婚买房生子的头等大事,在民办院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福利待遇比之公办差太多,甚至多年工资基本未增加,没办法才勉强加一点。但在大城市生活,这点工资也是杯水车薪,这样就形成一个连锁反应,年轻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很多人就是一走了之,还有部分因为各种原因留下来的人,就出现各种心理问题,迟到早退旷工现象不时有之,或者干脆懒工怠工,消极罢工。这样的员工和老师,可想而知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而退休人员本来就有一份工资,本来还是想来发挥余热的,看到这种消极情况,也是老和尚撞钟——混一天算一天,他们也没签正式合约,随时可以走人。还有一部分外聘老师,看到学校这种情况,课时费也不高,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不时出现无故请假、迟到、早退现象,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不揣浅陋,主张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解决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献上一份力。

(一)修改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民办高职院校要有清晰明确的奋斗目标,将人才培养方案与区域发展情况结合,为社会、为地区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急需各个领域的创新型人才,很多本科生、研究生又重新回炉到技校学习一技之长,证明应用型技术学院还是大有可为,只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不能照抄照搬以前的那套,也不能将其他公办院校的培养方案拿来就用,而是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开设符合市场需要的特色专业,办出特色,一样能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欢迎。要利用好本地区这张明片,适应本地的特点,满足本地及周边城市的需要。对这种层次的学生,可以试行校企合作的形式办学,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引进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来校任课,不失为一条可选之路,一定能改善目前这种老师讲得没劲,学生听着乏劲的现状。

(二)夯实硬件,改善办学条件

办大学就是要给未来走向社会的人才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办学条件简陋,按照现状至少要做到各项教学设施条件基本达标,学生用的该有的都要有,包括实验室、机房、多媒体、实训室、体操房、宿舍、活动中心、食堂、操场等等必须一应俱全,要让学生在学校可以有事可干,有地方可玩,有精力可以发挥,这样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大学氛围。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引进社会办学机制,让其他企业参与进来,实行股份制管理,减轻自身压力,也能慢慢得以完善,但是必须落实执行,否则只能是流于空谈,无法继续。

(三)招才引智,人尽其才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有了硬件,还要有软件,而老师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软件必须重视。“大学非有大楼者,而在有大师也”,文化强则国强,国家如是,学校也当如是。要想招来高端人才,首先得有相应的待遇和配备,要解决招的进,留得下的问题,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有主人翁的意识,发挥每个人真正的才智,竭力为学院服务,真正做到以校为家、以生为本,这样的学校一定是越来越有活力,越来越有前途。

招来之后,要加强考核,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制度,对于真正的人才要加大奖励,对于一些不适合高校工作的人员摒除或者调离岗位,一定要公开、公平、公正,做不到这几点,很难留住真正的人才。

(四)加强学生管理

生源减少是大势所趋,民办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和改革是必选命题。如果还是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老思想、老脑筋,只能是死路一条。

民办专科学生是最不爱学习的一群人,有的高中都没念完,自由散漫惯了,加上老师讲的都是理论居多,要让他们坐在教室安静听课,根本就不可能或者说行不通,即使辅导员整天赶着他们去上课,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人来了心还在宿舍,拖着拖鞋、拿个早餐和手机就跑到教室,对于这群学生的管理就是很重要的考验。完全靠自觉根本不可行,必须要靠合理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实行严格管理,严格考核,改变考核方式,实行笔考加作业或论文相结合的形式,宽进严出,该处分就处分,对无故旷课、违反校纪校规者严肃查处,实行警告、留校察看,学分与毕业证挂钩制度,没修满应修学分就缓发、扣发毕业证。要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改革,对于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设立奖学金,可以引进企业参与,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减轻学校办学压力,发挥党团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优秀学生优先入党,奖学金、荣誉称号等都向他们倾斜。相信通过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以身作则以及优秀学生的带头引领作用,营造一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齐头并进、争先赶上的良好氛围,并持之以恒的贯彻执行,一定能扭转目前这种浮躁松散的校风、学风、教风。

综上所述,民办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环节独自能解决,只有通盘考虑,全面改革,各部门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密切配合,才能彻底改变目前的这种落后的局面。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民办高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神数据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公办中小学不能成为平庸教育的代名词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