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晨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是他本人在中国独立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之一,此时毛泽东对“斯大林模式”和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对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并且作为他的继承人邓小平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毛泽东“新经济政策”思想处于不断变动之中,随着国内主要矛盾转移,前后共经历四个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之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这一时期毛泽东对资本主义主要思想是保护和鼓励。出于抗战需要,毛泽东曾对来访延安的斯诺表达过欢迎外国资本家投资,在《目前的形式和我们的任务》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文中根据民族资本家的两面性创造性地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①。而对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则是没收其归国家所有。在对待华侨投资方面,毛泽东曾表示华侨可以开投资公司,还本付息,二十年甚至一百年不没收②。从这一阶段毛泽东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此时毛泽东对资本主义持开明和欢迎的态度,有区别地对待民族工商业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调整工商业中公私、劳资和产销关系的手段,促使资本家获得迅速发展。但由于一些资本家为了谋取暴利进行违法活动,特别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提供劣质军用物资,党中央果断发动“三反”和“五反”运动。经历两次运动后确定基本守法户占60%-75%,严重违法以上占5%③。这一阶段随着国民经济迅速恢复,毛泽东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相比资本主义制度拥有巨大优越性。相反,这一时期私营工商业表现出资本主义的贪婪性和与人民群众的对立性。从以上数据看,对于绝大多数私营工商业,毛泽东认为能够遵守法律,在商品相对比较匮乏时,限制一批破坏社会主义违法户,让绝大多数合法户继续发挥提高国计民生作用。
1953到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中之重。这期间,他对资本主义态度是改造和消灭。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毛主席非常赞同刘少奇提出的“和平赎买”政策,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刘少奇曾表示可以让民族资本家“与我们一起走入社会主义”④。但对资本家命运,最终还是要消灭,1952年11月3日的会上,他关于消灭资本主思想显现出来,他表示:“一俟条件基本成熟,即向社会主义转变”⑤。针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毛泽东曾说:“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对付资本主义的。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要废除小生产私有制,就它的性质来说,也是对付资本主义的。”⑥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战术巨大成功,顺利实现和平过渡。但战略存在失误,理论准备不足,实践上没有突破苏联模式束缚,“一五”计划刚刚制定和起步,人民群众工作热情高涨,毛泽东等人对当时中国国情认识不足,过快地采取消灭资本主义政策,导致建设工作出现不少失误。
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意义深远,改造期间没有发生混乱局面,顺利和平过渡,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智慧。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也存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四过”。特别在实行定息政策后,资本家的利润同企业所有权分离,大多数资本家不关心企业经营,出现有处理不得当现象。此时毛泽东对资本主义态度则是再次“利用”。在1957年3月,毛泽东提出要破除社会主义就比资本主义先进的迷信思想,他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在很多地方还没体现。针对三大改造中出现统得过死的问题,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优势情况下,可以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1956年重新定产、订购、定销。但随着国内政治局势的转变,毛泽东对资本家态度急剧转变,又再次“消灭”资本主义,直到1975年在资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23条中,仍把商品交换视为资产阶级法权残余予以否定。
[注 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
③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
④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
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91.
⑥《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