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 爽 贾智勇 赵 晶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300)
为了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高校对英语教学都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言层面的学习,英语学习重心在于听,说,读和写部分,因此,老师更多的教学方法都离不开词汇,句法的讲授。本文作者试图以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为例,探讨目前本院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采取传统的英语授课方式,以输入理论知识为中心,以会做题为宗旨,导致大部分学生投入大量精力,却收获甚微,长期以往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有的学生即使勉强通过AB级考试,却出现了不敢开口说的尴尬,哑巴式英语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一种通病。英语重视词汇,语法,句子结构教学而忽略实际交流的教学方式,只会让我院学生在日后激烈的工作竞争中不占任何优势。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应以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培养职业化、技术化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
传统的英语课堂,老师是整堂课的主体,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既担任教学的任务,又担任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学生只是一味机械地听着,参与率明显不高,学生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因此,课堂上不能再以教师为主导,应提倡互动性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应采用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班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防止优等的班级“吃不饱”而差点的班级“不消化”。
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高科技在教学中的使用已经普及,多媒体,校园网络等平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劳逸结合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融教于趣,避免枯燥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高职英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学生多渠道学习,拓宽他们的学习方式。同时,利用校广播站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利用多媒体,校园网络免费给他们播放电影,视频,演讲等与英语学习相关的材料,在丰富他们大学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语法,句法的讲解,只注重了语言形式和内部结构,割裂了语言与语言意义及功能的联系。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又起到制约作用。因此,单纯地讲解语言而忽略文化解读,中国学生就会经常出现语法无误却语用错误的现象,导致他们写的句子也只有中国人才看得懂,而作为母语国家的人他们对此却毫无头绪。因此,在特定的语言场景中,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来的教学法不仅没有起到传授知识的作用,反而影响了学生英语的学习。
情景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70年代才传入中国,并且已经在高职英教学中获得了颇高的实践作用。英语学习是一门跨文化的学科,以学习知识为基础,以实际运用能力为宗旨,高职学生普遍存在课堂上交际能力不足,不敢开口说的问题,而教师也都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忽略了学生接受的能力。情景教学法是集合了教育法,语言学,心理学于一体的新教学方法,它以更全面,更综合的视角研究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能力为目的,提高课堂上师生互动,从而实现在欢愉的氛围中教学。情景教学法利用不同的情景设计课堂,将课堂上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避免课堂上教师讲,学生不听的恶性循环。
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首先,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清楚,大部分学生觉得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关系,导致他们只对专业课重视,而忽略了英语在日后学习以及工作中的用途;其次,高职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困窘由来已久,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是关键;最后,各高校针对自己院校的专业特色,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让英语真正成为一种交流工具,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才是终极目标。英语教学是一个漫长的探索改进过程,教学方式并不一定千篇一律,它是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情况来定的,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不断摸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