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励志教育途径刍议

2019-01-15 14:01冯丹枫
山西青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励志道德德育

冯丹枫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一、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内涵

何谓“励志”?其在说文解字中的阐述为:“励,劝勉:励志,励精图治。古同‘厉’、‘砺’,磨炼,振奋;志,意向、志向:志愿,志气等。”励志这一词源自我国古代,例如汉·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旧唐书·李渤传》:“渤耻其家污,坚苦不仕,励志於文学,隐於嵩山,以读书业文为事。”励志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信念教育、道德教育[1],大学生的励志教育,是指鼓励学生树立合理且远大的人生目标,积极创造条件并激发和唤醒学生的内在动力,实现志向的教育。

二、大学生励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在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影响下,“适者生存”逐渐成为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一)励志教育的目标模糊,理想信念缺失。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树立正确的信念观,是实现理想不可缺失的必要条件,现在的大学生出生在90年代后期,在成长的环境和物质生活上比较富足,容易安于现状,对人生的奋斗目标比较模糊。不良价值观的渗透使励志教育迷失了方向[2],同时由于市场经济以及西方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使得他们在自我认识方面存在偏颇,表现在极度自私且急功近利,理想信念明显缺失。

(二)励志教育的形式单一,重视程度不够。励志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很多高校还存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专业课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只重视教学而忽视德育的教育,德育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科学有效地渗透,仅仅依靠辅导员开展的相关活动来加强德育教育,形式单一,且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

(三)励志教育与学生个人道德认知的不协调。大学生要时常面临着道德价值的选择,当面对选择时,受个人认知水平和社会经验的限制,使得他们对道德价值的判断存着不同的标准,从而出现了与个人道德认知的不协调。因此,在励志教育中,道德认知是首要的前提,只有拥有正确的道德认知,才能在今后的道德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经受住社会的考验。

三、加强大学生励志教育的途径

(一)注重营造氛围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高校应把励志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并给予高度重视,注重营造和烘托励志教育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教室、寝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张贴励志格言。积极开展励志教育第二课堂活动[3],如观看励志视频、宣讲励志故事、励志教育主题辩论等活动,还可以以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依托,组织相关活动,实现与校园活动实践的融合,使励志教育深入人心。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励志教育专家和杰出校友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身边人励志事迹,树立大学生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

(二)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广大教师应自觉研究当代大学生中在思想和行为上存在的问题,把励志教育融入到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当中,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得到施展,学生的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让广大学生巩固专业思想的同时,还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把个人理想主动与国家的理想相结合。建立德育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协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注重心理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

要想让励志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必须重视对学生心理上的引导,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调控情绪,正确面对挫折,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并且培养有崇高理想、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的好品质,人格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的保证,而心理教育是人格教育的基础,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心理教育通过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学常识,了解心理压力,全面认识自我,从而达到情绪疏导、认知改善、塑造健康人格、塑造自信心的良好效果。通过两种教育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励志教育更加科学、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猜你喜欢
励志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