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红
(中共兰考县委党校,河南 兰考 475300)
习近平总书记把焦裕禄精神的内涵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五个方面,焦裕禄的领导艺术就是他科学求实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在今天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焦裕禄的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他重视思想工作、注重调查研究和坚持群众路线、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兼顾当前和长远等方面。这四种领导艺术之间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正确,能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树立正确的目标,所以焦裕禄很重视人的思想的转变;思想转变,有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他注重调查研究并坚持群众路线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找到办法后,他通过激励机制鼓舞干部群众的干劲推动工作的快速开展;在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他都兼顾当前和长远,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焦裕禄非常重视思想工作,通过各种方法把人的思想向积极正确的方向转变。焦裕禄来到兰考时,兰考的总体情况是:灾荒压头,人口外流,干部发愁。干部群众被灾荒压得抬不起头来。大部分群众外出逃荒要饭,留一部分在家苦熬等待救济。焦裕禄认为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于人的思想的改变,尤其是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为此,他把县委同志拉到火车站,让县委的干部亲眼看一看兰考人民是怎样扶老携幼、背乡离井外出逃荒要饭的,让严酷的现实震撼干部的灵魂。他对干部说,党把这36万人民交给了我们,我们工作没做好,我们对不起他们,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通过在火车站的实地考察,兰考县委的干部们统一了思想,树立了战胜“三害”改天换地的雄心壮志。
焦裕禄还善于转变群众的思想。韩村是当时兰考最穷的一个村,焦裕禄到兰考那年,一年人均粮食12两红高粱,焦裕禄到韩村召开座谈会,他说来韩村来的路上,我看见一只小鸡在地上挠食,我就想鸡有两只爪能挠食,人有两只手,难道还搞不到吃的?他让群众自己想,难道我这两手还不如鸡爪子,就这样一句话把韩村全村的士气点燃起来,一个冬天,韩村人硬是割了二十七万斤干草卖到安徽,没有要国家一分钱的救济,解决了全村吃饭问题,而且还养了八头牲畜,买了七辆架子车。韩村成功后,焦裕禄用韩村去发动全县,让大家看到韩村这么困难的村都能成功,其他村也能。焦裕禄用小鸡来发动韩村,用韩村来发动全县,他在做思想工作方面很在行。就这样,焦裕禄通过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使兰考县干部群众的思想由原来的“等靠要”变为自力更生、主动作为,这样焦裕禄带领大家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县里的工作由原来的发放救灾物质、阻止灾民外流变为带领老百姓进行抗灾生产自救。
焦裕禄来到兰考后,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千头万绪的工作,他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治理“三害”成效的主要原因,是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转变干部群众思想,树立起干群抗灾的决心和信心,为彻底根除“三害”奠定了坚实基础。
焦裕禄带领干部群众转变思想,树立了正确的目标,接着通过调查研究和坚持群众路线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认为做什么工作,首先需要进行调查研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来到兰考后,他提出要想战胜灾害,需要详尽地掌握灾害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一百二十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都参加了这场战斗。[1]为了治理三害,焦裕禄带着同志们顶着风沙做记录,在雨下的最大的时候去画水的流向图,调查队走了五千余里,终于掌握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这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掌握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为全县抗灾斗争打下一个科学的基础。
焦裕禄在调查研究中坚持群众路线,善于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曾说:“当工作感到没办法时,你到群众中去,去问问群众,就会有办法了。”兰考县治理风沙的主要物种是泡桐,这是焦裕禄当时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发现的。焦裕禄在与老农的交谈中,听到了一个关于“兰考三件宝”的谚语,谚语是这样说的:要想富,栽桐树;挖穷根,种花生;要过好,种大枣。晚上他住在大队牛屋里,与饲养员交谈如何治理风沙时得知泡桐防风固沙,木材用处也大,后来他就提出了以泡桐为主要树种治理风沙的办法。还有一次焦裕禄查风源的时候,得知村民魏铎斌用两车淤泥把母亲的坟头封住,然后栽上草,魏母的安宁再没被风沙打扰过。这件事情给了他很大启发,他提出把淤泥翻上来,把沙丘盖住,再种草栽树,他形象地把翻淤压沙称为“贴膏药”,把种草栽树称为“扎针”。这样树木成活了,风沙锁住了,沙丘固定了,然后他把成功治沙的经验在全县沙区推广。
焦裕禄在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带头示范,在焦裕禄的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以及对人民负责的科学态度,同时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找群众商量,和大家一起想办法,称得上一位甘当群众学生,以人民为师的好干部。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焦裕禄善于运用运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鼓舞干部群众的干劲。在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焦裕禄善于将有限的物质充分发挥作用。比如焦裕禄提出要把国家救济与抗灾生产结合在一起对群众实行物质激励。在此之前,兰考救灾物资发放主要是根据村里生产队粮食产量高低来发放,焦裕禄认为这无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于是他提出抗灾救济的概念,就是把仅有的救灾物资用于抗灾生产,对那些致力于除“三害”的民众,给予补贴,这个政策特别受欢迎,老百姓形象地把它叫做“叫人政策”,政策出台后外出要饭的人回来了,老百姓都可以改造土地,县里还发粮食,这样一下调动了群众治理“三害”的积极性。
焦裕禄还通过在工作中树典型等精神激励法鼓舞干部群众干劲。焦裕禄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号召全县社队向他们学习。”《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焦裕禄自己就是最好的榜样。焦裕禄对自己及家人要求很严格,他的严于律己及工作热情很能感染人,比如他自己用钢铁般的意志对抗疾病坚持工作,不收公家的鱼,不让自己的孩子看白戏,不让女儿的工作搞特殊等。当时的群众说:“焦裕禄像一团火,在他身边工作暖烘烘;焦裕禄像红墨水,谁挨上谁红;听焦裕禄讲话,听的混身是劲,跟他干工作再累也不说累。”
在除“三害”工作中,焦裕禄通过抓典型树立旗帜带动一般。他认为在工作中要找到先进典型表扬鼓励,起模范带头作用,又要找到坏的的典型进行批评教育,不能干好干坏都一样。一九六三年,兰考县委召开了鼓舞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会上,焦裕禄表扬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的贫下中农的革命精神,把这种精神总结为四句话:“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他说:“这就是兰考的新道路。”除此之外,他还表扬了各领域的先进模范。如此,拨亮一盏灯,照亮了一大片,这些先进典型的树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抗灾斗争的发展。
干部是除“三害”的关键,群众是除“三害”的主力军,焦裕禄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团结了广大干部群众,把一个思想涣散、缺乏凝聚力的集体变成一个有强大凝聚力和执行力的团队,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推动治理“三害”工作快速开展。
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了焦裕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从整个县发展大局上讲,他兼顾了当前和长远。1962年,兰考外流的人员很多。县委有的领导主张单纯依靠派干部劝阻灾民外流。焦裕禄说:“单纯的依靠劝阻灾民,是扬汤止沸;搞好生产自救,才是釜底抽薪。”他认为,阻止灾民外流既不符合实际也不利于长远发展,带领群众战胜灾害才是长远之计。一方面焦裕禄是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比如及时发放救灾物资或者在灾害天气去访贫问苦关心群众的安危,帮助群众度过眼前之急。有一次焦裕禄下乡回来,发现一个村的贫困户还没有发放救灾物资,便跟县委干部说要去看看,雪天更应该送去党的温暖。干部说:“这事好办,我们可以打电话让大队干部去解决,等天晴再发救济粮。”焦裕禄毅然说道:“你知道这雪能下到什么时候,我们县委领导干部要起带头作用,不要光坐办公室。”[2]另一方面他带领群众搞生产自救,促进当地长远发展。他把原来的“劝阻办公室”改为“除三害办公室”,下定决心啃下“三害”这块硬骨头。比如在县里提出自力更生精神的引导下,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七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和挖排水沟,同暴雨内涝搏斗。一九六三年秋天,这里一连九天暴雨,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卖了八万斤余粮。
在具体的决策中也体现了焦裕禄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治理风沙的过程中,焦裕禄经过调查研究将泡桐作为治理风沙的主要物种,因为泡桐生长速度快,既在当时为兰考县防风固沙做出重要贡献,带来了经济效益。现在来说又美化了环境,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今天,兰考人民用泡桐作为原料生产家具、民族乐器等,兰考已成为全国三大民族乐器生产基地之一,在兰考形成了解决多人就业的“泡桐经济产业链”,泡桐成为了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
焦裕禄这种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既高效地解决了当时兰考灾害严重、人民极度贫困的问题,并且对今日兰考的发展仍有深远影响。这种思想体现了焦裕禄正确的政绩观,也体现了他胸怀远大理想,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高尚人格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