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之思考*

2019-01-15 13:05龙波宇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主阵地理论课育人

龙波宇

(成都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2018年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达57.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7.9%。而按职业结构统计,网民中学生群体最多,占24.8%。因此,青年大学生可以说是中国网民的主要力量之一,是最普遍、最活跃的群体。

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教育专题规划》中指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发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当下思政领域的重要课题,两者的同向同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是符合青年大学生思想成长发展规律,并保证其满足发展要求的重要保障。那么,在互联网时代两者的协同育人离不开对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新特征的剖析与回应。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新特征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作为网络原住民的90年代末期和00后出生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其思想与行为都被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时代的烙印,与传统纸媒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相比有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新特征。

(一)主体性与主动性的提升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改变了原有传统纸媒单向线性传播的特征,搭建起了双向互动的平台,每一个网民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作为互联网主力军之一的青年大学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通过浏览网站、观看视频等方式接收各方信息,同时又通过回帖、点赞、评论、上传小视频等方式表达、传播自己的观点看法,经历了从信息接收,到外显为经过加工的文本表达,再到以此影响他人的过程,即在网络环境下,青年大学生以信息“影响者”和“被影响者”的双重身份并存,相较传统纸媒时代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身份而言,其主体性得到明显提升。而丰富的网络内容,种类繁多的交流形式吸引着青年大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互联网络虚拟世界的构建中,成为互联网信息生产和信息推动的主要群体之一。

(二)话语权的掌握与影响力的扩展

要想在一个社会的话语结构中获取相当的权力,经济基础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传统传播媒介,如纸媒、电视、广播等,均需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相应的机构支撑才有机会通过其进行话语表达。而处于社会结构边缘的青年大学生往往鲜少有依靠此途径表达自我意见的机会,他们常是以信息接收者的身份存在。而网络的普惠化进程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有机会更早地进入互联网,特别是近几年网络强国成为发展我国互联网事业的指导思想之后,政策的倾斜、网络费用的降低、网速的提升、上网工具的普及,以及上网技术的日趋简化等,使得互联网平民化脚步加快。而作为互联网“技术骨干”群体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在互联网空间中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机会。一条微博的发布,一个小视频的上传,一个问题的回答,又或是一条弹幕的编辑......简单快捷的意见表达途径帮助青年大学生这个有想法又有强烈表达欲的群体逐渐在互联网的话语权结构中走向重要地位。一条新闻之所以成为网民关注的热点,很多时候离不开广大青年群体的关注和讨论,而他们对舆论走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三)娱乐化与碎片化的加深

网络青年文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娱乐“狂欢化”,一个热点事件的爆发可以让青年大学生达到群体性的狂欢,不论这个事件是社会新闻、政治新闻还是娱乐体育新闻,都可以很快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让整个群体亢奋,网络回帖更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上百万甚至上千万条。娱乐化的心态让青年大学生用各种搞笑的小视频来表达对某现象或事件的看法;用网络语言调侃自嘲;看剧先看吐槽弹幕;还用诙谐有趣的表情包解决“台独政治事件”,使原本的“‘政治对抗’主题被友好、融洽的两岸文化交流和互动气氛所代替。”“严肃的政治主张宣示最终变成了图像娱乐和文化交流”......(张宁,126)青年大学生用娱乐精神表明态度,解决问题,产生共鸣。

网络带给青年大学生的另一个特征是碎片化。简短的语言、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和视频让大学生用碎片化的时间快速获取信息。一方面,大学生们利用零碎的时间快速地进行了大量的信息接收,丰富了知识结构拓宽了视野;而另一方面,长期大量短时间的信息阅读和获取让青年大学生们逐渐养成了对信息的浅层理解,缺乏深层思考,容易只理解事件或现象的表层含义,容易被舆论影响自己的判断。

二、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新思考

面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新特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利用新的育人模式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互联网环境下思政主渠道的新特征

首先,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搭建了平等双向互动的平台,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受教育者主体性与主动性的提升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其中,有利于其对思政教育的主动学习与接收。其次,形式多样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单纯的课堂思政理论课学习提升了趣味性;同时,学生可以利用课余“碎片化”的时间有选择性、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为思政教育争取了更大的空间,整合了更多的时间。最后,互联网已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中,互联网行为已经“成为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现象对其进行教育,更加凸显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喻性,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冯刚,7)

(二)互联网环境下思政主阵地的新特征

互联网之于当代大学生就如水之于鱼,网络在无形中“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大学生,为开展高校日常思政教育提供了另一个“线上”的阵地。通过线上的沟通与互动,拉近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距离的同时,增强了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通过线上活动的开展,使青年大学生在逐渐构建自我群体话语权的场所获得更多的参与感与代入感,更易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育人的新思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对思政理论的教授,后者侧重于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实践指导。两者相互补充,辩证统一,互为发展前提。一方面,思政理论课所传授的理论知识需由课堂之外的实践活动得以真正的作用发挥,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课堂之外有了有别于传统环境更多的变量与影响因素。另一方面,日常思政的实践也离不开思政理论课所传授的正确理论的指导,只有坚持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实现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以及话语权的掌握与影响力的扩展,因此,要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更平等的交流空间与沟通平台,弱化教育者的权威形象,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另外,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娱乐化、碎片化的特征,要注意对其思想的引领与护航,用大数据反哺思政主渠道与主阵地,建立形式多样但要以内容为核心的协同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主阵地理论课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坚守普法主阵地 五年耕耘结硕果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打造学“习”主阵地大平台
党校教师在“两学一做”中的导向作用
培养学生写字能力的三个重要方面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