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 401520)
按照陶行知观点,“生活即教育”是指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教育极其广泛,如同一个鸟放在林子里。简言之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这一理论的两个支撑点是: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合一。
关于生活,历来有几种分歧,分别为:生活是指广义的生活,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主要指人的高级的精神生活。三种观点各持己见,但本文认为都过于偏颇。笔者认为:生活是指活生生的、有层次有差别的而且带有连续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的比较固定方式的并且合乎社会规范的行为活动。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受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简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概念本身给我们传递了如下信息:德育是个过程,德育有一定的标准,在教育指导者的参与下完成,形成学生较高的社会品德。
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与德育其实有很多相同的范式:
1.明确的导向性,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
2.标准来自社会,不能用绝对的观念来衡量,只能用实用性和规范性来衡量结果;
3.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标准,而应层次有别;
4.动态的调控来自外在因素。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就会顺理成章的把对德育的培养放入生活之中。因为生活的层面广泛、潜移默化。生活即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才能培养出我们需要的思想品格,生活中形成的德育才能更全面、可靠、有生机。
概括起来,“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模式就是指按照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来诠释德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合乎社会要求、能完成社会任务的人才。
德育要处理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教育者面对的是参差不齐的有血有肉的人。与其向其灌输先进的西方理论,还不如构建一个适合学生发展的本土平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先进的中国人民曾创立了灿烂的人类文明,以至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处处可见文明的气息。现在应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应当很清楚,为何不利用现有的基础因势利导呢?
中华民族的传统德育思想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伦理,强调人的高尚情操。只有合乎中国人传统的德育方式才是有效的,有的放矢的。大学生处于人生观的发展和成熟期、政治观的形成和发展期,提倡大学生的德育十分必要。有了传统的德这样的平台,而另起炉灶,学生得到的是困惑和无知。我们不妨顺水推舟,用自己的文化养育自己的人才。
生活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完成理论的归宿。强调大学生生活就是受教育本身,意义深远。中国人思想中的道德贯穿于生活之中,通过生活可以弥补书本的缺陷,更能领悟治世、修身、养性的道理。提倡生活中的传统美德,更利于大学生接受。生活即教育,不是舍弃教育而不顾,而是在生活中让学子受教。如此可传递中华民族之精神,丰富大学生生活,培养教育之生机,养成德育的规范。其实就是培养大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社会爱心、讲诚信的、有坚强意志的人。用民族传统来规范生活,借以完成德育的任务,效果事半功倍。
大学生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大学生生活,而应当有效的释放。课堂学习、学校生活带来的没有实践场所的理论,如无本之木。大学生接受枯燥的理论,镶嵌于已有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更加不易实践。只有现实生活是德育完整、真实的载体。从生活教育的德育模式来看,我们需坚持以下原则:
道德教育是一种启发学生心智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种养成行为习惯的实践精神,道德终归要返回它实践的场所,德育的目的也是营造有血有肉的学生,使之更好的生活。在生活中实践德育,用整体的价值取向影响每个人的心智,比空头理论来的更实际。中国是道德大国,没有必要崇媚洋外,德育工作者只需倡导一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启的平台。
所谓主流化原则,是指业已养成习惯的主流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行为规范。社会风气、学校环境、教育导向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提倡在大学生中形成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氛围。德育工作者应当明白我们坚持的理念和需要形成的结果。所以便需要发现生活里的糟粕,用动态的、软性的思维去解决大学生生活中的困难。主流是好的我们便说德育工作是成功的,反之则是失败的。
软环境工作方式亦可称之为人性化工作方式,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坚持引导为主,不刻意指责某种生活方式的对错,对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用关怀的方式解决等。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放之教育于生活,我们没必要彻底改变学生初步形成的生活理念,而是使之明白生活态度的对错,生活习惯的好坏,生活方式的积极或消极。
生活最主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德育的期望值也不外乎此。显然,模糊的教育模式或者理论化的、课程化的方式都很难起到如此效果。大学生应当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陶冶自己的情操,以及必需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心中沉寂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之影响学生、提升学生。
理解了“生活教育”德育模式的原则,我们便会容易得到这一模式的内涵。为了使读者更好的走进这一理论我们不妨先看以下我们提倡的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模式的归属是形成什么样的人,这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笔者认为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情感,国人最熟悉也极易接受。从传统文化的自信培养归属来讲,大体可以把学生需要的拾遗如下:
责任感——指一个人对所属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其他一切共同行为所承担责任的态度。大学生学生首先应当对自己负责。不论学习还是生活,每个人都应具备独立的人格,并试图感召他人。没有责任心不可能完成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可能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责任心事一个人社会发展的动力,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在学习、生活、工作上会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往往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大。
羞耻心——它表现为个人在生活中违反道德准则时产生的愧疚、羞愧心理,并试图改变这一心理的行为。如果一个人缺乏羞耻心,便会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其后果是十分可怕的。研究表明,羞耻心是一个人克服消极因素、自觉抵制不良因素干扰的精神力量,是对可耻、卑鄙行为的强有力的抗毒剂,也是荣誉感、责任心的支撑因素之一。《论语》中有“行己有耻”的记载,《孟子》也有关于“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的记载。
社会爱心——就是要培养个体对社会行为产生关心、关爱的精神情操。和谐大家庭的建立需要每个人的参与,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我们是社会化的人,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离开社会这个屏障,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个道理。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鲁洁教授说过,“德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范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独有的一种最高享受。”
诚信——《孟子》云:“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着,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从字面意思来说,诚是天的运行规律,而诚信则是人的生存规律。至诚对做事做人做学问都至关重要。《论语》载“民不信不立”。诚实而讲信用,是人存在的根本。大学生的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和缩影,不可能脱离诚信而自立。
坚强意志——《孟子》云:“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说承担大任的人都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克服各方面的困难,彰显其才能。意志力的强弱是一个人能否获取人生财富的支柱之一,也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基础。意志力坚强的人往往成功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生活即使营造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代社会,“成人”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成才”教育。德育的目的也即“成人”教育。大学生生活当践行以人为本,为塑造独立人格的人而努力。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有“做人,做中国人,做现在中国人”的著名论断,其具体内容为“培养做人的态度,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训练人生的基本技能”四个方面。
理论贵在实践,搬出中国传统道德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实践的可行性。把生活与德育挂钩,旨在说明一种潜移默化,内在的德育模式。如果当代大学生在大学中养成所述的良好品德,对大学生自身对社会的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此种模式的教育方式是倡导,而不是约束,是激发,而不是惩罚,是潜移默化,而不是急于求成。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加上有机的寻找内在的合理因素,我相信这种理论会产生深远影响。
“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模式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严章厉制。这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为它需要教育者监督学生的生活,提炼学生的生活,塑造学生的生活,进而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显示生活的观念指导学生步入正轨。生活需要不同的音符,只有和谐之音才能奏出和谐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