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清
(江苏省南通技师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焊接是一种用于金属与金属之间连接的一种手段,通过高温熔化将金属材料与母材之间形成熔合从而达到连接的目的。所谓“熔池式”焊接教学点就是先让学生首先学会从熔池的形态判断焊接成形缺陷产生的原因,使施焊者有效控制焊接质量的一个知识点,这一知识点是决定焊缝质量的因素之一,如果掌握了此知识点,就能焊接成功一条质量良好的焊缝。
现在焊接专业的学生普遍过于追求焊接方法的强化,导致有时候只知其方法,却不懂得如何运用,更不懂得自己存在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而“熔池式”焊接教学点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教学方法让学生从问题中找原因,从原因中找答案。
观察力是智慧之源。目的明确、观察全面,其实是观察的基本原则。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是观察的目的之一。观察不仅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而且还要看到事物的现在,预见事物的将来。在焊接的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熔池形态在施焊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能够保障焊缝的质量,也能在施焊的过程中对施焊材料以及施焊参数进行预判,能够很好的帮助施焊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方法有:观察熔池的形态可以反映施焊者在操作上的不足。一条焊缝表面的缺陷通过观察熔池的形态变化是可以分析出原因的。让学生学习焊接技能,先学会观察熔池的形态,这样既可以自我检查焊缝的质量,也可能做到分析自己的焊缝质量及时做到查漏补缺。比如焊缝余高过高,是不是在焊接过程中速度过慢,或电流过大导致熔池堆积成形;焊缝有夹渣情况则是在施焊的时候速度过快,表面有杂质导致熔池燃烧不均匀;焊缝偏焊则是熔池的施焊轨迹没有在预想的范围里运条等等缺陷,均可以从熔池的成形状态里去发现。而熔池是焊缝成形前的液态形式,掌握熔池成形的规律,就是把控良好焊缝成形的关键。既可以从焊缝缺陷中找原因,也可以避免这些缺陷的产生。
正确的施焊方法决定着焊缝质量的优劣。学会通过观察熔池的形态是可以去改变或者纠正焊接时的方式方法。熔池形态的不规律则是施焊者在进行施焊的时候,方法选用错误或者焊接参数选择的不正确。一般情况下焊接参数是固定的,更多的则是焊接方法的错误。而一个质量合格的焊缝跟熔池形态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正确的焊接方法都是在使熔池形态趋于稳定的基础上。比如立对接焊,因需要克服熔池对于重力的影响,所以在方法上选用的是由下往上焊接。所以当熔池发生偏移或者不规律的情况下,就应该多分析在施焊方法上需要如何去改进以得到稳定的焊接熔池。所以“熔池式”焊接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焊接方法的基础上有效的提升了焊接技能的掌握,使学生从更加简单的层面上去掌握技能知识。
传统的焊接教学模式主要是侧重焊接参数、焊接方法的死记硬背。而书本上过于专业的语句以及枯燥无味的焊接概念使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如何正确的进行施焊。更多的靠老师在课堂的简要阐述或者手把手实践教学个人对施焊方法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很容易将个别理解力差的学生带进一个误区,而另一方面即便掌握了技能知识也很难记得住。“熔池式”教学点只需要知道熔池的产生形式以及熔池在施焊时候的形态就可以在今后焊接技能的学习中突飞猛进,因为熔池的形态是施焊者看得见的层面,它的形态变化也是施焊者极容易控制的方面,所以对于教学来讲,它更为直观,也更为具体。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抓住了焊接方式的重点,虽然焊接的方式种类有很多但都有一致的共通点,就是焊缝的优劣跟熔池的成形密不可分。
熔池的形态对于焊缝的成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好熔池的成形状态对于正确的焊接方式来讲则是“窥一斑而见全豹”。在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对于焊接熔池的把握才能将焊接技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