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佳江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宁夏 银川 750021)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教材中的第一章内容,如何开展教学活动,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这个章节内容的好坏程度。从说课思维角度,浅谈这个问题,可以在众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展开讨论,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教学方法。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等。主要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解放以后等,阐述了毛泽东形成的时代背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的历程,详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问题时,只需要巧妙合理地设计一个问题,就能按照问题的嵌套式,层层递进,最后讲清楚这个问题。例如,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么,中国革命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1840年开始,1949年结束。要革除谁的命?革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命。为什么要革除他们的命?
小组讨论。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纯粹的理论讲解不能满足学生上课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调动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能够升华课堂效果。在实施“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教学内容时,设计一个讨论的问题,1919年,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历程,让学生讨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讲解的延伸和补充,对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操作如下,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共同搜集一首毛泽东诗词,分工完成朗诵和学习任务;分工任务主要有背景分析、诗歌朗诵、诗词赏析和学习心得等四个方面。注意事项,要求每一组搜集的诗歌都不能重复,分析内容丰富,朗诵感情色彩饱满等。通过搜集相关信息,进一步了解不同时期诗歌反映的历史背景,理解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思想理论,强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按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课程标准,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分为6个课时完成。
第一讲,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分为90分钟,2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前准备阶段,通过微信、QQ或者电子邮箱,给学生布置任务,观看电影《建党伟业》,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相关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5分钟,让学生观看《走近毛泽东》的截取片段,思考问题“你眼中的毛泽东是什么形象,为什么?”以此引入教材内容的讲解。教材内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需要40分钟的讲解,完成这部分教学任务。教学方法运用的是问题驱动式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这部分内容需要用45分钟,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教学方法是小组讨论。
第二讲,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分为90分钟,2个课时完成。这部分内容依托于翻转课堂的形式完成,仅限于第一小节课和第二小节课进行翻转。即第一小节课(4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每个人准备十个问题。第二小节课(45分钟),学生互相提问,老师点评分析,最后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第三讲,针对“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这一章内容,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从背景分析、诗词朗诵、诗词赏析和学习心得等四个方面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最后,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二者的组合,共同构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从逻辑思维角度,学习这一章内容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着后面内容的学习。所以,通过运用问题驱动式讲解和小组讨论式学习,组织开展翻转课堂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教学效果。综上所述:以说课思维谈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的授课内容,主题虽然单调,但意义深远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