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晓梅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也使得幼儿入学准备逐渐成为备受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幼儿园教育逐渐朝着“小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符合正常发展规律,导致幼儿在进入校园之后,在学习、心理以及生活方面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幼儿;入学准备
幼小衔接主要指的是幼儿园和小学教育阶段在工作内容等方面实现相互联系,通过创造良好的外在条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教育阶段,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对幼小衔接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幼儿自身的因素之外,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方面等多样化因素都会对幼小衔接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幼儿是主体,因此,除了应当培养幼儿的知识及技能之外,最重要的是引导其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 幼儿入学准备现状
幼儿园是幼儿在入学之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就目前现状来看,当幼儿步入大班之后,日常活动游戏时间便会逐渐缩短,学习时长相应增加。教师开始重视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加重视幼儿的表达及阅读等方面能力,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生活方面,要求幼儿遵守幼儿园制定的作息时间,午休时间开始逐渐减少,重视幼儿身体方面的锻炼,培养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幼儿开始学会自己整理生活用品,进行简单的卫生打扫,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引导幼儿要尊敬师长,与同学和睦相处[1];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尝试独立解决,引导幼儿在入学之后能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家长会为学生准备学习用品,部分家长会送孩子去不同的教育机构补课,接受知识,以及报兴趣特长班。目前,入学准备通常情况下只是在大班下学期才开始准备,这样显得比较仓促,幼儿入学准备应当从刚踏入幼儿园就开始准备,贯穿幼儿的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大多数的幼儿有着鲜明的个性,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在步入小学阶段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幼儿的学习任务相应增加,面对陌生的教师、同学,会产生不安紧张的情绪,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及时引导,加上学习任务的压力比较大,幼儿便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大多数的幼儿入学前知识储备良好,因此,学习方面不用过多担心,应当重视幼儿的习惯问题改善情况,此外,要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二 提高幼儿入学准备水平的实施策略
(一)保障幼小双向衔接
小学方面应当积极了解幼儿在幼儿园阶段的身心状况以及幼儿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幼儿园教师应当及时提供相应的实际状况,加强二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为保障幼儿顺利过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强教学内容趣味性,管理模式可以逐渐向小学要求过渡,引导幼儿循序渐进,逐渐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环境。幼儿的发展和许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应当针对幼儿的发展状况,协调幼儿的生活能力与学习能力[2]。幼小衔接是幼儿成长和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阶段,主要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家长不能因为幼儿犯错误,就不鼓励幼儿,要引导幼儿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感受付出与收获之间的联系。幼儿应当学会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整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尽可能帮助同学或家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完善相应的制度,提高教师教育能力
目前,幼儿入学准备和幼小衔接相关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并未形成健全的制度体系,所以,学校方面应当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对幼儿园管理进行规范系统性的指导,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当前许多幼儿园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件,這些无证幼儿园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应当进一步改善软硬件设施,加强对幼儿园课程设置方面的监督,尽可能做到资源均衡,缩小幼儿园之间的差距,为幼儿园配备相应的师资资源,为幼儿园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尽可能做到教育公平[3]。新入职的教师,应当进行培训和学习,并结合当前幼儿成长状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状况,并找出不足及时改进,教师之间应当多加交流,要帮助幼儿及时缓解焦虑紧张的情绪。
三 家园共育,确保幼儿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不仅是家长、教师的事情,需要所有人共同参与进来。家长与教师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和交流,全面了解幼儿的心理及感受,当幼儿在入学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要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准备工作,幼儿在入学后的适应状况应当及时反馈给家长,密切关注幼儿的身心变化状况,保障幼儿健康成长,顺利实现过渡。
参考文献:
[1]王梓杨.“双向衔接”视角下儿童入学准备现状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2]刘昆.幼小衔接视角下教师对儿童语言入学准备观念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9):104-109.
[3]张敏.幼小衔接课程·学前儿童入学准备教师用书:上[M].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