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亦成妙境

2019-01-14 09:13周�V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桂花香桂花家乡

周�V

“留白”是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我思考、探索、创造的一剂良药,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说明,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呢?笔者以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文为例,谈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留白”艺术运用的一些看法、做法。

一、思考留白,发散思维

在《桂花雨》的教学中,我抛开碎片化的语言讲解,将教学环节板块化,依次抛出两个大问题“找出写桂花香的词句”“作者不仅爱桂花,更爱摇桂花,从哪儿可以看出作者爱摇桂花”。在学生迫不及待举手想要回答时,并没有马上交流,转而让学生自读课文,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先在文本中圈圈画画,作好批注。在充分地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很多学生能一下子找全并找准相应的句子来品味桂花的香和作者摇桂花之乐。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还主动提出这样的问题:“桂花只在秋天开放,怎么会全年都有桂花香呢?”学生一下关注到“全年”这个词,来品味桂花香,激起了全班的兴趣,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班级里似乎也弥漫了浓浓的香气。问题的“留白”,使学生的想法得到尊重和肯定,学起语文来兴致就更高昂了。

二、语言留白,引发激情

在《桂花雨》第二课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我们继续走进琦君的童年生活,去看看那场美妙的桂花雨。这么有诗意的题目,怎样读?”并用悠扬的轻音乐进行引导和指导,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自然而然地悟读题目的情感。教师在导入时巧妙地运用语言留白艺术,拉开精彩课堂的帷幕。在对“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这句品读重点时,我并没有将作者兴奋的情绪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创设了摇桂花的情境,让学生们跟着作者琦君一起来尝试着做摇桂花这件事。在学生身体力行时提问:“如果你就是小琦君,你会怎样喊出这句话?”学生回答高兴、激动、兴高采烈地喊,回答拍着手、蹦着跳着喊,甚至有学生在回答时加入了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这香香的桂花雨下在我身上,我的头发、肩膀、衣服……都香了。”

三、情感留白,深化感悟

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含义的理解是本课的重难点。我用课后练习中作者《留予他年说梦痕》选段作为阅读链接,为品读作了情感的铺垫,提问:“难道外地的桂花真的比不过家乡院子里的吗?”“母亲比的是桂花香味的浓与淡?”给予学生一定的回味空间,让学生体会到文中母亲说的话其实是对桂花的情,对家乡的情。同时,给学生创设情境,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化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同学们,也许有一天你也会离开你们的家乡,想象一下,你会说什么?”班级大部分学生是外乡人,来到苏州读书,离开家乡多年,这样的情感“留白”反倒可以让学生与作者很容易产生情感联系,让学生从自身出发体会文章所要传递的情感。

四、延伸留白,开发潜能

在教学《桂花雨》让学生想象自己像作者一样离开家乡时的情绪时,我并没有让学生急着说出自己的感受,立刻进行交流讨论,而是将书本上的情感搭配上乡愁的音乐,让学生在情感的延续中试着安静地自己动笔写一写。这样的“留白”,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喘息的空间,也留给了学生更多思考和体悟的空间,让他们继续创造。

在结束授课时,教师也应关注课后延伸的“留白”,要达到课已结束,而学生的思维却在持续活动的状态。在学完课文后我还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或者去读一读琦君的《烟愁》,感受她对亲人师友的思念。准确、恰当地运用留白艺术,不仅会使课堂变成生动的、活泼的,还会使学生在课后仍乐此不疲。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恰当的课堂休止“留白”虽无声,却可以生成妙境,讓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开放出智慧的花朵。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桂花香桂花家乡
八月桂花香
做桂花糕
风吹桂花香
桂花蒸
打桂花
仙乡画境桂花香
豪宅八月桂花香——胡雪岩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