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程
追问是课堂走向纵深的重要途径,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追问”失当的情形,致使学生的思维堵塞,课堂浅尝辄止。面对课堂追问的诸多疑问,本文捋清条理,用三个追问从不同维度来重新审视课堂追问。
1.启迪学生思维。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浮光掠影,更要洞悉事物的本质。任何有效追问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前一提问进行探因、追根、质疑,在持续的分析和探究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
2.消除知识盲点。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认知上的局限,往往缺乏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常常停留于表面,或者具有片面性,甚至于错误解读。而追问能迅速纠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去思考问题,突破知识的难点。
3.培养探究精神。有效的课堂追问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引领学生创新探究的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养成探究的习惯。
1.追问时机不当。追问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追问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追问时机的寻求和把握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常常超前追问,火候没到,使得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或追问滞后,则又冷却了,学生“雪上加霜”,思维难以跟上。
2.追问方向偏离。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局限往往对许多问题认识模糊或产生偏差,此时追问能对他们的思维起到点拨和疏导作用。但也有不少教师的追问设计脱离目标,出现随意追问、过多追问、没有考虑和前一问题的关联性、与主问题的衔接性、缺少追问方向的现象。
3.追问浅尝辄止。追问应指向学生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但有些教师课堂上经常泛滥性地出现浮于表面的“还有吗”“好不好”等肤浅性追问,这样“戛然而止”的追问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深思。
1.创设追问氛围,培养探究精神。良好的课堂追问气氛能营造出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课堂教学核心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学生的主动性才得以真正发挥,有效追问的基础才得以形成。
例如在《背影》课堂中,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说文中的父亲比较土,文章太假,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教师不但没加指责,还鼓励他说说土在什么地方,假在什么地方。学生答道:这位父亲又老又胖,穿的还是青布棉袍,形象太土了。作者已经二十来岁了,居然还让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来送行,还眼看着老父亲艰难地攀爬月台去买橘子。教师表扬学生真是“尊老爱幼”的懂事孩子。接着追问,你先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学生读了老师出示的背景后,想法有了改变……这位教师在和谐愉悦、平等民主的氛围中鼓励孩子不断发现探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课堂自然事半功倍。
2.把握追问时机,生成精彩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互动发展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把握时机,有效追问,使课堂呈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如在教学《都市精灵》时,文章的标题是一个统摄全文的支点,所以在此处我精心设计了提问和追问。“精灵”在文中指什么?学生答:鱼、鸟、兽等动物。我接着追问:能否将标题改成《都市里的动物》?同学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他说,“动物”太俗气,不符合作家的身份。于是,我肯定他多少也有点道理的答案。又继续追问:为什么“精灵”就不俗气了呢?学生答道,“精灵”书面化,有文学色彩。再接着追问: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精灵吗?学生觉得它们应该是聪明、美丽、可爱的小动物。那你觉得作者把鱼、鸟、兽等动物称作“精灵”饱含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自然而然地能感受到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3.注重追问层次,走向文本深处。阅读教学是面向全班所有同学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本呈现的阅读梯度,在追问设计时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注重设计坡度。
《记承天寺夜游》文章简短,却内涵丰富。笔者曾引导学生知人论世,对苏轼的“夜游”由浅入深地追问,溯本求源,深入文本。追问一:本已“解衣欲睡”的苏轼为何“欣然起行”?学生通过背景资料就能了解到他当时被贬,心中愤懑,难以入睡。追问二:苏轼为何“寻张怀民”,不找别人呢?学生通过查阅张怀民资料,了解到他们经历相似,同是天涯沦落人。追问三:心中郁闷又为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这样的美景呢?学生讨论后认为,这亦真亦幻、冰清玉洁的景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追问四:“闲人”是在说作者“清闲”吗?通过上面的层层追问,同学们定能水到渠成地了解到作者说自己“闲”,包含着复杂的意味。如此层层追问,让学生能深入文本和有效解答,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