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解惑,还教学本真

2019-01-14 09:13杨海霞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文探究语文

杨海霞

质疑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个体善于以怀疑的眼光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成就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创设氛围,影响学生敢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学生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答错了允许重答,教师讲错了允许提出意见。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求知欲旺盛,思想活跃,精神饱满,心情舒畅,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气氛也会得到改善。

1.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要想让学生质疑,必须让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的情境发展,让学生迫切地想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我由题入手,设计了这样一个引语:“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有什么疑问?”话音刚落,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纷纷举手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以四个太阳作为题目?”“这四个太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他们期待从自主阅读中去找到答案。

2.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积极质疑的学生,对提出极有价值问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另外,还要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本或教师的讲解大胆提出疑问。在课堂上,一些学生怕回答不好,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老师的批评,而不愿意回答问题,也不提出问题。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他们表达的机会,肯定他们的优点。比如说“你真棒,竟然提出老师都想不到的问题”“老师真是对你刮目相看”“你真是了不起”……让他们体验到质疑带来的自信和快乐,也带来了学习的热情。

二、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质疑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知识,掌握结论,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方法,获得能力。

1.在预习中质疑。在上新课之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比如学习《棉花姑娘》,初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要自己找医生呢?农民为什么不给她打点药水治病呢?”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七星瓢虫把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再去读书,事情的前因后果就一目了然了,课文的重点也就突破了。

2.在阅读理解中质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时,会不断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是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探究课文的好机会。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我放弃了传统的顺序教法,而是先让学生读全文,然后引导质疑: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学生马上就提出:为什么乌鸦把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一语点到正题,其他的学生也议论纷纷。接着我通过实验让学生仔细观察,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深度探究,促使学生善质疑

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放开手让学生去质疑,学生就能够创造性地提出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们以能提问、善提问、会提问为荣。

1.潜移默化,促进生成。课堂质疑中,面对超出预设方案有价值的学生现时生成,教师要有效地应对。如教《咕咚》时,有学生提出:一味地批评兔子、小猴子等是不对的,他们也是为了大伙安全才边跑边叫的。我首先表扬这名同学的勇敢质疑,接着积极引导学生体悟到做事不能盲目跟风,从而促成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目的。

2.引导探究,融合生成。学生拥有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质疑时思想才不会凝固,学习才富有个性,融合生成,语文技能和美好人格才得以提升。如教《天鹅的故事》,我引导学生质疑:主人公到底是谁?在出现了天鹅、老人、猎枪、故事中的“我”等不同看法后,我并没有直截了当地给学生一一评判,而是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理由,呈现出潜藏在各种答案背后的思想认识。

语文教学中,小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准确把握,重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只有做到这样的平衡,我们在追寻质疑有效性的道路上,才会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近。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课文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