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琴芳
语文课堂教学每一课时都有不同的任务,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般来说,导入质疑、自读检查、字词理解、概括内容就是教学第一课时常用的“四部曲”。该怎么做才能让这常规“四部曲”稍显与众不同?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一般有两分钟的预备时间,如果我们用足用好这短暂的两分钟,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公开课,更要从课前两分钟开始做文章,进行巧妙的安排与利用。
比如教学二年级的《日月潭》时,可以在这两分钟里带领学生欣赏美丽的风光图,领略大自然的山清水秀;《画杨桃》进行课前互动,奖励猜谜语,猜一猜是什么水果;三年级的《东方之珠》,可以读读之前学过的课文中介绍名胜的佳句,感知写景文的规律;四年级的《普罗米修斯盗火》,则可以从学生知晓的神话故事入手,让他们发现神话故事的题目中隐藏的奇妙;《孔子游春》带来的则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言佳句。
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就会因好奇而深入探究。所以,课前两分钟需要我们巧妙安排,小小的心思,大大的收获!
学贵有疑。孩子们的思维是发散的,有时候会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问题,稀奇古怪,似是而非,和课堂需要的“频道”不同步。其实每一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需要教师适当地引领,授之质疑的方法,学会怎样围绕课题提出贴切的问题。
比如教学《日月潭》。学生一般都想知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叫日月潭,日月潭美不美,大不大。课文就是写了日月潭的位置、名字、景色,围绕“景色秀丽”这个词,突出了那份美。
比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普罗米修斯怎样盗火,普罗米修斯盗火之后怎么样。这篇神话故事就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事情发展顺序来谋篇布局。
平时的课堂教学,要遵循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勤的原则。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也正是從低年级开始就要进行的第一课时训练重点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平时的教学,由一个个生字,到一个个词语,再读读课文。这时候,词串的引领就相当重要,出示的几组词语,就要像一根线一样,无形中成了词语与课文的桥梁。
教学《我不是最弱小的》时选择了几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爸爸、妈妈、托利亚、萨沙、蔷薇花,让学生知道故事是围绕这些人物进行的,了解开头介绍时间、地点、人物是文章常用的写作方法,并且能够简单说出课文大概内容。第二组词语——旷地附近、野蔷薇、芳香扑鼻、娇嫩纤弱,第三组词语——天气闷热、几滴雨点、雷声大作、大雨如注,让学生紧扣课文关键词“美好”,透过朴实语言,感知美好的画面:森林中的蔷薇娇艳欲滴,自然环境多么美好;在美丽的大森林中,萨沙一家其乐融融,家庭氛围多么美好;爸妈让出雨衣的举动多么美好;萨沙保护弱小的情怀是多么美好;一场大雨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份美好。这些美好装订成册,就汇成了美好的故事。再加上第二课时要解决的“教育的美好”,故事以小见大。
读一篇文章,光读好词语、句子还不够,还要厘清文章的脉络。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件;而写景类的文章,可以抓住游览顺序等。
五年级的《望月》,可以通过标点符号来练习分段。文中有四个地方用到了省略号,分别在第2、12、19、21自然段。第一处省略号写了江上的月景,省略了其他的景物,江与月相互交融,不可分离,这是作者看到的“江中月”。第二处两个省略号连用,省略了小外甥和作者背诵描写月亮的诗,诗和月光一起,让我们看到了那悠悠的“诗中月”。第三、四处省略号,言有尽而意无穷,故事是小外甥用心想象出来的,作者受到小外甥的感染,心中也涌起了遐想,赵丽宏给我们展现的是他和小外甥的“心中月”。
小小的标点符号,有时可能会被我们忽略,《望月》这篇课文却只要抓住几个标点符号就能把课文的脉络理清楚,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就是如此。
《孔子游春》一课,分段的秘密就藏在缓缓流淌的泗水里。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直接描写泗水的语句。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语句,泗水缓缓流淌,它把迷人的泗水春景送到了我们的眼前;第三自然段的语句,泗水把孔子论水送到了我们耳边;第十自然段、最后一段的语句,泗水正在聆听着师生言志。泗水就是一条清晰的线索,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串联起整篇课文。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