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清瑶
如何考量音乐教学的效果,是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观,强调改变传统的单一性量化评价,从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的实施过程等方面着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籍此背景,本人尝试把多元评价策略应用于创编课程,探讨该策略与该类型课程融合的渠道与方法。
一、小学“音乐创编课”与多元评价策略的内涵界定
(一)小学“音乐创编课”的内涵
“我是小小作曲家—音乐创编课”是以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有关音乐创作的实践标准为依托,结合小学音乐教材内容所开展的新课型。在教学理念上,突出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允许多元结论。在教学原则上,侧重教学的民主性,实现开放式教学;在教学结构上,基本思路是由教师导入适当的音乐素材,进而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创编活动,从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教学的核心是侧重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多元评价策略
多元评价策略在音乐学科中的应用,可以依循两个不同路径进行分类,其一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从内容上体现多元评价;其二是基于评价的操作方式,集中体现为表现性评价。前者是指,针对“音乐语言—表达智能、音乐逻辑—推理智能、音乐知识—节奏智能、音乐空间—想象智能、音乐表现力—协调”等内容进行评价。后者是指,对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是用动态、积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参与活动的表现。
二、多元评价策略在小学“音乐创编课”中应用的教学实例
本文以二年级音乐课程《画》为例展示多元评价策略在小学“音乐创编课”中的应用。教学的环节如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具体包括三个步骤:生读唐诗、师读唐诗以及配乐诗朗诵。在本环节中,主要展开基于观察基础上的鼓励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的“音乐空间—想象智能、音乐视角—感知智能”。具体而言,教师采用了《课堂评价表》,以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创造性发挥程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变化,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包括“能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能与他人合作学习”“能集中注意力,自控能力强”“有兴趣参加音乐活动”等维度。而在此环节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在观看与聆听中的种种细节。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具体包括:欣赏音乐《画》、通过节奏型学习《画》、演唱全曲《画》、师展示旋律线、生演唱《画》等步骤。此环节,一方面,教师穿梭于不同的小组,欣赏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贯穿始终,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语言—表达智能、音乐逻辑—推理智能、音乐知识—节奏智能、音乐互动—交往智能”;另一方面,教师继续采用《课堂评价表》观察学生的表现。
第三环节,创编与演绎。具体包括:分組演绎、欣赏不同风格的古诗吟唱等步骤。表现性评价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外显行为进行评价。因此,根据音乐学习中外显性行为设计一系列表现性任务,在学生完成这些任务时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有效测量复杂学习结果是进行表现性评价的一项核心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关注任务的设计,选择需要复杂认知技能和学生表现的学习内容进行表现性评价。
三、反思与体会
在实践中,本人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因势利导,有效地利用多种教育教学与评价手段,注意学习进程中循序渐进的推进,及时反馈和调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的发散,有利于他们的创造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此外,多元评价策略,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展望未来,还有待从该领域的外延与内涵方面进行延伸与拓展。比如,尝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从如何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方式方法多样化、评价效果时效化、评价活动常态化六个方面建构科学合理的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体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人将沿着这一思路,继续进行相关的教学尝试与探索。
责任编辑 黄佳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