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时空观念培养的课堂实践

2019-01-14 02:28林丽婷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河姆渡半坡直观

林丽婷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若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是其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时空观念包含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是指将事物与特定时空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形成历史的时序性和特定空间观念是认识和评判一切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特定的历史时空条件,便是离开了历史的真相,也背离了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活动价值。

部编七年级历史《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是描述距今约6000-7000年前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历史,年代非常久远。本课例从学科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出发,探索其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打开穿越历史时空的一扇门

本课的开篇,教师首先提出一个与上节课相关联的情景设问:“原始人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一天,那他该如何生存?”这牵引出人类的生活应该从不断迁徙走向定居。紧接着设问:“河姆渡人一天的生活情景是如何?结合图片从衣、食、住三方面分析”。从图片设置的情景引入到课文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把他们引入到特定的历史时空去观察、分析。

二、问题设问——穿越历史时空的路径

教师可设置一系列情景化问题,用问题“牵线搭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从而建构历史的时空情景。

在这节课中,学生学习半坡人会制作陶器这一内容时,教师呈现了很多陶器图片,这样直观说明生活中已然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器。根据出土的工具,学生也能判断它的用途及生产能力。但是,遗址中不可能出土一座完好的原始居民的房子。那教材上都有半坡人、河姆渡人的房屋复原图,是怎样得知的?那就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房子是这样的?顺势作出考古解读。考古学家的分析和推测有依据,还原房屋的形状可信,这是随着发现去想象、判断,导向结论,再使学生的认知形成逻辑。然后还可以探究:半坡人为什么选择半地穴式的房子?河姆渡人为什么选择干栏式的房屋?他们选择这样不同的结构有何不同意义?这就分析到不同的房屋结构是跟地域和气候息息相关。

三、文物图片——穿越历史时空的引力

历史文物图片具有直观性,能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史实,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距离我们6000-7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还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要把年代那么久远的历史还原,文物考古的材料就起到关键作用。在本课堂中,大量运用文物图片来还原相应的历史时空情景。

在半坡遗址中,出土最多的是陶片、陶器。于是,教师把大量的饮食用具,如碗、盆、盘、小口尖底瓶的水具、蒸食用器甑,还有生活用具陶刀、陶锥、陶纺轮等等文物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半坡人制作和使用的陶器,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再深入分析陶纺轮等文物图片,学生就会明白到半坡人已经有了爱美观念,而小口尖底瓶的原理则证明半坡人已经有了科学萌芽的思维。这些应该都能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四、历史地图——穿越历史时空的重要载体

巧用历史地图,直观呈现历史的空间感。初一的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仅停留在表象,而历史地图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历史空间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利用历史地图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思维能力。但现实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而忽略了他们在空间上的联系,没有真正把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历史时间和空间的环境下审视。

在本课中,教师通过投影《中国原始农耕时期文化遗址分布图》,这样学生能直观明白原始农耕文明遗址遍布中华大地东南部。本节课重点是学习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通过地图的直观对比,学生能观察到两种原始居民分别位于长江流域附近和黄河流域附近,为接下来具体的内容学习呈现直观的空间概念,化抽象为具体。这也为下面两种居民种植植物、居住方式不同的原因分析做了鋪垫。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河姆渡半坡直观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白鹿原民俗村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滇西半坡杂岩体斜长岩特征及其U-Pb年代学
穿越之旅
河姆渡先民的衣食住行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