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能力培养途径初探

2019-01-14 02:28温健慧
师道·教研 2019年12期
关键词:系统化尺度要素

温健慧

2017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的培育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并指出学生应该具备的四大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文仅从高考全国卷比较凸显的考察方向——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阐述。

一、简析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能力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综合思维的内涵界定如下:综合思维是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综合思维的表现有三方面:能够从要素综合的角度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简而言之,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表现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三个层面。

二、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

1.情景问题化,求解自主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要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或者教师能够找到的鲜活的情景转变为高质量的问题,把传统的知识点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学习。所以,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设计的核心就是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计,然后促进学生自主或者协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在进行“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区位因素”这一内容的设计时,笔者并没有直接告知学生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一系列因素,而是设计了一个小组合作的主题活动“请设计我国进口原油的南路通道,并说明理由”。其实,学生最终设计的路线是否符合现有的或国家规划的路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融入问题情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回顾知识或查看地图,互相交流,最终在表达设计理由的过程中自主或合作分析、评价,生成知识。综合思维能力的信息选择处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2.知识系统化,提升学生“要素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如果学生的知识库里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时,他们面对高考综合能力的考察时是难以做到以点切入,以点带面地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系统去解题的,所以,我们必须指导或者帮助学生构建不同层次的知识系统。

知识的系统化包括知识点系统化,单元知识系统化,专题知识系统化甚至是学科知识系统化,小单位的知识系统被高一级的知识系统所包含。在学生形成知识系统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也可以用常规的框架联系图,只要学生觉得合适,可以不拘泥于形式。

3.观点动态化,提升学生“时空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在2019年37题的考察中,这种考向非常明显,如“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变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它要求学生认识到自然地理特征只是在自然界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一个时间轴中的一个节点。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关注自然地理过程的形成,发展与变化,多让学生表述自然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台风的形成过程,天气系统的形成過程,河流三角洲的形成过程等等,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这些地理事物的某个过程的特征,同时教师还必须提出更多的发展变化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台风登陆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河流三角洲会在什么要素的影响下发生变化等。这样的知识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也是动态的。

4.区域尺度化,提升学生的“区域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家将地表划分为全球、大陆、区域、地方、地点等空间范围大小不同并有一定等级关系的空间尺度。

全国卷高考考察中也大多以小尺度,微尺度的区域背景作为考察的背景。但小尺度的区域必然存在在大尺度的区域下,小尺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大部分还是遵循着大尺度的区域要素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区域尺度化原则:首先以大尺度区域为背景,让学生从整体性或者上位地了解大区域的概括性和普适性的要素特征,以及要素间的联系。其次再发掘小尺度区域的特殊性特征,师生共同分析其原因,影响。持之以恒进行训练,学生的地方综合分析能力必将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系统化尺度要素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宇宙的尺度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9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