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昉,潘爱珍,周涛,陈颖瑜,徐志锋,林景兴,张发林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佛山 528000)
CT灌注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可对肿瘤内部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于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且能够捕获形态学无法观察到的信息,对判断预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我们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病变为120个)腮腺肿瘤患者与104例非病侧腮腺受检人员,旨在探讨腮腺肿瘤的CT灌注成像诊断价值。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2例(病变为120个)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104例非病侧腮腺受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行CT灌注成像诊断;其中腮腺肿瘤患者中男性为76例、女性为36例,平均年龄为(55.23±1.23)岁;良性肿瘤共76例(84个),恶性肿瘤共36例(36个)。
1.2 方法 采用Philips 25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先对双侧腮腺进行全范围的平扫,以便于确定病变位置,选定要灌注扫描的靶层面后为受检人员注射对比剂(40 mL-60 mL),即由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快速注入,注射速度控制为5 mL/s左右,待对比剂注入后开始动态容积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为100 kv,管电流为120 mAs,层面5 mm,矩阵512×512;11 s-35 s行动脉期间隔扫描;35 s-60 s行静脉期间隔扫描,间隔时间5 s;动态扫描获得15个容积数据,共375帧图像;采集数据输入EBW后处理工作站,运用灌注软件,选取病变同侧的颈外动脉作为输入动脉,选择病变的实质部分作为感兴趣区,软件自动生成肿瘤时间-密度曲线特征,生成相应伪彩图,测量和记录其CT灌注参数。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且评估112例腮腺肿瘤患者的CT灌注参数值及TDC升降特点。CT灌注参数值:良性病变A组(未包括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的灌注参数;良性肿瘤B组(包括本研究的所有腮腺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的灌注参数;腺淋巴瘤与恶性肿瘤的灌注参数;腮腺肿瘤与正常腮腺组织的灌注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灌注参数值 腮腺肿瘤与非病侧腮腺组织对比CT灌注参数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腮腺所有肿瘤中存在8例腮腺线淋巴瘤为双侧腮腺发生。见表1。
2.2 对比TDC升降特点 良性肿瘤中速升-速降型28例、速升-速降-缓升型8例、速度升-缓降型10例、速升-缓升型26例、速升-平台型4例;而恶性肿瘤中速升-速降型20例、速升-速降-缓升型4例、速度升-缓降型6例、速升-缓升型4例、速升-平台型2例。见表2。
腮腺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同时也是颌面部常见肿瘤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呈日益上升趋势;曾有学者研究表明:长时间应用移动手机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腮腺肿瘤发生率;该病在临床上具有病理类型繁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大等特点,加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继而增加疾病诊断困难性,目前临床上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是如何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十分重要,与预后效果具有密切相关联系,为此术前明确疾病类型诊断意义重大,可为手术方法及评估预后提供客观、可靠依据[2]。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应用超声、CT、磁共振等方法诊断腮腺肿瘤,但是由于疾病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以上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有待提高,尤其是低度恶性肿瘤[3]。以往临床上对于CT检查均选择常规平扫加单期增强模式扫描,但是诊断准确率有限,逐渐被双期及多期增强扫描模式所代替,对提高腮腺病变检出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病变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进行观察,以起到判断疾病性质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发现病变CT征像存在重叠,加上不具备特异性,仍然对该疾病的鉴别存在明显困难;也有学者曾尝试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但结果至今存在明显争议,即扫描期相不一致。
表1 腮腺肿瘤与非病侧腮腺组织的CT灌注参数值
表2 良恶性肿瘤的TDC升降特点比较
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不断发展,逐渐将以往单一形态学转化为功能学与形态学相结合的诊断模式,即为CT灌注成像诊断技术,最初应用于脑血流灌注研究中,经实践发现其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现如今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全身实质性脏器(肝、胰、肾)研究中;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反映组织中对比剂浓度变化特征,继而为临床直接表达肿瘤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即在静脉团注入对比剂后选择同层动态扫描模式,以便于获得每个层面内密度曲线,且根据曲线计算血流量、血容量、对比剂峰值时间等参数,从而更好的观察肿瘤组织的灌注情况,故此该方法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及推广,具有扫描时间短、操作简单、空间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势,且克服普通CT技术的局限性[4]。
总而言之,CT灌注成像技术应用于腮腺肿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更好地显示肿瘤组织与血流动力学关系,继而为临床提供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