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不少学者的研究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发生率并不低[1~3],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资料显示,到2020年抑郁将成为人类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杀手。因此,抑郁也必将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临沂市城区四所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抑郁状况调查,探讨抑郁症状对幸福度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和服务方式提供科学依据。
1.1 研究对象 为入住临沂市城区四所养老机构的年龄≥60岁,无意识障碍,病情稳定,能独立完成量表填写的老年人。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SDS)、纽芬兰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被试进行问卷调查。MUNSH量表[4]由24个条目组成,10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情感,其中5个条目反映正性情感(PA),5个条目反映负性情感(NA),14个条目反映正性和负性体验,其中7个条目反映正性体验(PE),另7个条目反映负性体验(NE)。总的幸福度=PA-NA+PE-NE。WHOQOL-BREF量表[5]:共26个条目,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4个领域和2个独立分析的问题条目。领域得分按正向计分,即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2.2 研究方法:根据入组标准确定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35份,收回有效问卷233份,无效问卷2份。选择4名在养老机构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专业人员作为调查问卷人员,并在调查问卷前对其进行统一培训和一致性检验。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录入电脑,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F检验和相关分析等。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233例老年人中,男性128例,女性105例;年龄60~70岁40例,71~80岁91例,大于80岁102例;婚姻状况:已婚85例,未婚10例,离婚12例,丧偶126例;受教育程度:文盲54例,小学73例,初中54例,中专(含高中)40例,大专12例;患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等各种慢性病229例;自理108例,半自理91例,完全不能自理34例。
2.2 各量表评分情况 该组老年人的SDS总分高于正常上限(标准分53分),其中得分小于53分100例(42.92%),53~62分75例(32.19%),63~72分44例(18.89%),大于72分14例(6.01%),抑郁发病率为57.09%。MUNSH量表的PA、PE得分明显高于NA、NE得分;WHOQOL-BREF量表的四个领域得分均大于50分,说明该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SDS,MUNSH及各因子和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见表1。
表1 各量表评分
2.3 养老机构老年人抑郁与幸福度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SDS总分与WHOQOL-BREF量表的四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得分、MUNSH总分及其因子PA、PE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与MUNSH量表的NA、NE因子得分呈正相关(P<0.01)。抑郁与养老机构老年人幸福度总分及各因子和生存质量各领域的相关分析见表2。
表2 抑郁与幸福度和生存质量的相关分析
2.4 不同抑郁程度老年人的幸福度、生存质量差异比较 以抑郁量表得分53分(标准分)为界限,分为无抑郁、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将MUNSH和生存质量的四个领域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不同抑郁程度的老年人其MUNSH与WHOQOL-BREF量表的四个领域得分不同,抑郁程度越高得分越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
表3 不同抑郁程度老年人幸福度和生存质量的差异比较
由于老龄化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使老年人易于产生抑郁情绪,且较为严重[6],己成为高度重视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抑郁量表总均分高于正常上限,且发病率高(57.09%),这与顾桐语[7]等的研究基本一致。
幸福度是两种相互对立而同等重要又彼此独立的结构成份之间的平衡,即正性情感与负性情感之间的平衡[4]。该研究显示:MUNSH量表的PA与PE得分明显高于NA与NE得分,说明该组老年人的正性情感和正性体验远远高于负性情感和负性体验,主观幸福感较高。相关分析显示:自评抑郁量表总分与幸福度量表总分及其正性情感因子、正性体验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与负性情感、负性体验两个因子得分呈正相关;不同抑郁程度的老年人其MUNSH得分不同,抑郁程度越高得分越低。这充分说明抑郁程度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幸福度,抑郁程度越高,幸福度越低。
自评抑郁量表总分与生存质量量表的四个领域(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抑郁程度的老年人其生存质量量表的四个领域得分不同,随着抑郁程度越重,四个领域得分越低,即抑郁程度越高,其身心健康水平越低,生存质量也就越差。
患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因素是产生抑郁情绪的重要因素[8,9],本组研究对象年龄普遍较大,患慢性病较多,半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超过半数以上,这些不利因素导致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减少,与外界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减少,长期的慢性病痛和内心情感得不到很好地释放,久而久之会产生抑郁情绪,因此,在养老机构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控制和治疗慢性病;拓展服务领域,加强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提高综合服务水平;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等团体活动,利用各种社会有利资源,共建患者、家庭、社会和谐的人际沟通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重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的预防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幸福度和生存质量,进一步推进“健康老龄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