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9-01-14 06:43:00刘诗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阑尾阑尾炎腹腔镜

刘诗媛

阑尾炎是普通外科常见疾病, 分为慢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一般采取输液治疗, 急性阑尾炎采取手术治疗[1]。当前腹腔镜技术在不断发展, 使其在阑尾炎切除等手术中获得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医疗模式改变, 护理在临床中占据作用越来越明显, 采取何种护理模式加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进程为本次探究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9月本科收治的3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科收治的56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 , 男 12 例 , 女 18 例 ;年龄 23~70 岁 , 平均年龄(42.0±9.4)岁。对照组患者中 , 男32例 , 女24例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42.0±9.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术前体格检查以及B超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符合手术指征;无合并肝肾功能疾病;无既往上腹部手术史;患者精神正常。

1. 2. 2 排除标准 合并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者;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手术耐受性差患者;既往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

1. 3 护理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 即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护理等。

1. 3. 2 观察组 患者采取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心理疏导:术后患者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此时护士要积极与患者交流, 解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与忧虑, 告知其术后需要配合医生及护士进行康复训练, 以提高康复进程。适当列举经过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的患者病例, 进一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②术后早期运动:麻醉未完全消退前指导患者家属在床上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按摩小腿等;术后6 h向患者讲述早期运动的方法、目的及意义, 叮嘱患者完成相关运动, 比如活动四肢、翻身等[2], 可以在家属协助下完成, 同时叮嘱患者深呼吸加速体内二氧化碳排出。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下床活动, 手扶床站立 , 然后坐在椅子上 , 在床边运动 , 2~3 次 /d, 每次运动时间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③早期疼痛护理:术后患者病情稳定, 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四肢和足底进行局部按摩,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病房播放综艺节目以及轻音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在患者伤口处给予冷敷或者热敷, 以减轻疼痛。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卧床时间及伤口甲级愈合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取健康调查量表(SF-36), 评价内容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水平等维度, 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3]。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25.0±6.2)、(32.0±6.2)、(45.0±4.2)h,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45.6±16.2)、(56.7±12.3)、(56.7±6.6)h,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伤口甲级愈合率为100.0%(30/30), 与对照组的92.9%(5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水平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s), n(%)]

表 1 两组患者术后指标比较[(±s), n(%)]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首次肛门排气时间(h) 首次排便时间(h) 卧床时间(h) 伤口甲级愈合观察组 30 25.0±6.2a 32.0±6.2a 45.0±4.2a 30(100.0)b对照组 56 45.6±16.2 56.7±12.3 56.7±6.6 52(92.9)t/χ2 6.69 10.30 8.79 2.25 P 0.00 0.00 0.00 0.1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物理症状 整体健康水平观察组 30 8.3±1.7a 4.8±0.3a 7.3±2.1a 4.5±0.5a 2.9±1.2a 20.0±2.0a 5.9±0.5a对照组 56 6.5±1.3 4.2±0.8 6.0±0.2 4.2±0.6 2.5±0.6 16.3±2.0 3.5±0.1 t 5.484 3.953 4.617 2.337 2.065 8.177 34.810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 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由于该种手术为微创治疗, 因此具有损害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恢复快等特点, 因此受到患者广泛欢迎。虽然该种手术具有上述优点, 但是仍避免不了手术创伤的缺点, 因此需要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来改善治疗效果[4,5]。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是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条件下采取早期被动及主动运动等方式来加速康复[6-8]。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首先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依从性;然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初步恢复患者身体状况, 再给予疼痛护理, 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过上述护理后, 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卧床时间分别为(25.0±6.2)、(32.0±6.2)、(45.0±4.2)h,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45.6±16.2)、(56.7±12.3)、(56.7±6.6)h,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说明该种护理方式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且观察组术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物理症状及整体健康水平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 虽然两组患者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甲级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 这说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采取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加速患者康复进程, 促进伤口甲级愈合, 提高其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阑尾阑尾炎腹腔镜
老年急性阑尾炎行开放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疗效对比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Meckle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5例外科治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阑尾先切法与传统阑尾切除法比较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53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