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思维过程 把握计算本质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计算思维培养策略

2019-01-14 15:14陶文俊
考试周刊 2019年84期
关键词:文字学科文本

陶文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为在这一阶段中,学生正在一步步成长、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技能。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其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其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值得教师认真钻研的问题。

一、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意义

(一) 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普及的环境下,现代教育教学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朝着更加现代化和自主化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熟练掌握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学会合理使用和利用互联网。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最为强盛的时期,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学生利用互联网自主搜寻资料,投其所好地进行学习提供了正确的方式方法和便捷的道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享受并使用信息技术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我获得更大的提高。

(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相比于文字较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略显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强,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学习。教师作为学生思想、行为的引导者,还可以将信息技术学科以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内容与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方位的感知,提高学生对各个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即培养学生形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索未知的心理。教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与声音、图片、文字、动画和视频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原本固化、以文字为主的教学内容变得立体起来,形象生动地呈现出知识内容,以新颖的教学形式和逼真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各方位感官,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增长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学生具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高昂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状态下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联系实际,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

(一) 感知性学习

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的讲解特别是概念知识十分的抽象,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的时候会感到非常陌生,从而学习起来就更加吃力。此时,教师就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活中实实在在可见可感受到的实体,加以图片、声音、视频或者动画等让学生进行感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计算思维,学生学习起来也变得更加容易。

例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这章教学内容概念知识较多且对学生今后学习信息技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教师只依靠板书和口头讲解,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分散注意力,进而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将根据学校教学设备的具体情况,采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PPT课件、观看录像片、光盘演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

(二) 联系性学习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区别于语文、数学等学科但又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其紧密联系起来。虽然现代小学生对计算机等科技产品的使用并不陌生,但对较为系统性和规范性、理论性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并不熟悉,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理解信息技术学习的本质意义,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熟悉和亲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与此同时,还巩固了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修饰表格》的一课中,学生想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大小的方法,教师就可以联系学生最近学习的数学知识“位置和方位”,设置学校、家、图书馆、体育馆的位置,并将图片和坐标图插入到表格中,这样各个地方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本堂课的内容,即学会在表格中插入图片,并能够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很好地运用了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 实验式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光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进行操作试验。学生在教师讲解了理论知识后通过特定的实验环境、实验设备等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软件操作,从而对教学内容有了具体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结果会和学生预先的猜想和假设有一个强烈的对比,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自己的认知与实验的结果产生强烈的冲突,学生就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相比于传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例如,在学生学习《初识“WPS文字”》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的操作,学会将自己建立的文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培养集中保存、管理自己文件的好习惯,还要掌握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软件的窗口结构,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掌握在软件中输入汉字的方法和将文档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的操作等。课程内容较多,若是只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学生根本就不能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技能,教过就忘,学习效率极差,要让学生实际操作起来。教师要利用好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室,学生每人一台操作电脑,首先给学生们一篇纸质文稿作为操作文本,然后教师辅导学生将纸质文稿用“WPS文字”打好,根据课本内容在电脑上创建文件夹,并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给文件夹命名,接着让学生尝试打开“WPS文字”软件,认识“WPS文字”软件并试着在软件中输入纸质文稿中的文字,完成之后保存文本,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WPS文字”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再布置任务使学生自行创建文本。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更容易掌握该课的知识技能,在有序的操作下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四) 作品逆推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逆推式”,即对作品的推导来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已完成的作品进行逆向推导,产生对创作的向往,激发学生应用计算思维思考问题,分析出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技术和思想,最终形成问题解决的流程和方法,从而牢固掌握新旧知识。

例如,在教学《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一课时,教师在课程导入的环节时给学生们欣赏一篇纯文字的文学作品,在学生们欣赏之后适时激发学生逆向思考一些问题:“同学们在欣赏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感受?如果在文本中添加上一些图画,文章会不会显得更加生动一些?”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插入适当的剪贴画,并利用鼠标拖动的方法调整剪贴画的大小、位置。学生通过原始材料与最终作品的对比发现差异,学会用数字化计算思维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案,学会插入剪贴画、设置剪贴画的格式并修饰剪贴画,使整个文本显得简洁、美观。

(五) 发挥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传授完新课之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任务,把问题留给学生,现在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配有家庭电脑,完成起来也比较方便,学生在家中根据所学内容按照要求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考和分析问题,复习自己所掌握的内容,重温知识点。教师还可以在任务中设置开放型题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造自己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编辑幻灯片》一课后,学生基本掌握了在“WPS文字”中根据需要插入横排文本框和竖排文本框,并在文本框中插入文字和图片,能通过设置文本框的格式来设置文本框的线条颜色、填充效果、大小和版式等技能,但还是不够熟练。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并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思考和设计文本样式、框架和色彩,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其增添文本内容,制作出不同样式的古诗词文本,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思维。

三、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不断的进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全世界普及,人们每天都享受着互联网科技带来的益处,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学生的学习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就变得尤为重要。小学学习是学生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进行更好地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好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文字学科文本
【学科新书导览】
文字的前世今生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