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中学 吴艳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以着实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开展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践行新课改理念下开展探究式教学,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凸显了探究式语文课堂。
众所周知,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积极参与阅读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注重阅读教学。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提高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审美的体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唯有这样,才能达到探究阅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荷塘月色》时,这篇散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是亮点。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具有表现力的语言是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学中反复诵读文本感受描写景物形态的词语起到了渲染环境及刻画作者情感的作用,如月下荷塘一段的“曲曲折折”“田田”“亭亭”“袅娜”“羞涩”等。其次是体味本文中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要抓住本文比喻、通感及叠字的运用等。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同时又加强了语意,给人一种音韵和谐的美感。此外,一些数词、量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起到特殊的作用,同样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语文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教学中要能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对接,让学生高中语文知识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链接实际生活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其次,要认真体验生活。这样才能感知生活,进而提高探究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适度的原则对接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去感知生活,从而提高探究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时,就链接生活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细节与动作描写等来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如贾母在向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她是我们这儿有名的‘泼皮破落户’。”此时,只有对接生活中戏谑性语言才能感知个性化语言,从中体会贾母对王熙凤的赏识。这样,能够让学生能够深层次地去感知人物的特征,揣摩作者笔墨的精妙之处。语文源于生活,学生要多与生活接触,切身地去感知生活,体会生活的乐趣,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提高个体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激活其思维。”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思维来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从而要达到大纲中“具有较高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的要求。欣赏作品的文学性,就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通过文学语言这个媒介逐步获得形象的感受与体验,在理解和把握作品内容的同时。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启迪、鼓舞。这样的探究,能够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在教学《项脊轩志》这篇课文时,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探究作文的内涵,就文本中“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这样的表述,在看似乎平常的话语中看不到什么精妙之处。然而,通过仔细分析这段话便能够推断出这隐藏在背后的故事,那就是作者在暗示自己与妻子之间感情的深厚。通过这样的解读,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更深刻的含义,从而解读地越发的深入,进而能够深入的理解作品的内涵。
布鲁姆的教学观认为,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教师责任心的结果。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深入推进,探究式教学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例如:在教学《边城》时,就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来的来分析小说中翠翠、祖父、天保、傩送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生们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虽然有些观点偏颇,但是能说明他们深入了课文的深处。中学生也很难理解在一个没有受到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乡村世界,而作者正是以最纯净的形式来看待这些。文描绘的事物和谐、宁静、简单,湘西边地的风景与情节同样是简单、纯粹、自然的人性美。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会被小说中的人性之美与纯朴的自然之美深深感动,由此而交融成和谐的人性美。小说中所展现世界是简单,健康、淳朴、醇厚,用美丽的人性感动着学生,只有在细细的品读中才能感知其意蕴。通过对这种淳朴的人性美的体验,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边城。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凸显探究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践行新课改理念,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唯有这样,才能让探究式教学模式落实到实处,才能让新课改理念在语文课堂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