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高
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落地生根以来,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互联网时代。我国虽然在互联网方面发展较迟缓,但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后,与互联网相关的各个方面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借助电脑与手机,通过一根网线彻底改变了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所以,在这个互联网横行天下的时代,有必要让我们的学生从知识与技能两个层面掌握好这个工具。
通过对教学交流与教学经验总结,下面从教学工具与教学两大主动因子的角度,对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加以说明。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提出了“工具理性”,其内涵是指工具或方法使用的精准性、高效性。通过对这种工具理性的理解与运用,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学工具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以当前教学实践为例,除了课堂教学中的微课教学、视频软件远程教学、专题化教学、PPT应用、FLASH应用之外,在课外也利用PC端与手机客户端的App,如微信教学公众号、QQ,E-MAIL等各类工具极大地推动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所以,从教学工具的角度讲,在这种比较完善的教学工具理性条件下,由于对时间与空间距离的极度缩小,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工具与方法层面有的放矢的空间极为有限。
教学主动因子包括两个主要对象——教师与学生。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教师方面讲,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校内的教师交流,以及教师在教案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诸方面的创新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从学生方面讲,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完成了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操作技能的练习,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集中在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虽然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两大主动因子均获得了提升,但是,从实践经验与教学实际需求层面分析,学生方面目前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从教学反馈与经验观察,高中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方面,对于旧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遗忘较为明显,而且自主地去学习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差。
遗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义务教育阶段虽然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但在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集中在高考层面;而且,由于信息技术本身的操作性本身决定了它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另外,信息技术重点在于学以致用,而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学以致用部分占比相对较少。以上三个原因导致了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遗忘了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知识与能力。
在学生对旧知识与技术能遗忘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逐步降低,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也越来越差。比如,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去熟练掌握所学习的其他课程,未能发挥出作为工具理性的信息技术。同时,学生也不能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学习,领悟其中的价值理性,将其作为一种工具与价值导向,更高效地去锻炼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与掌握各门学科知识。
以下主要从市场经济环境下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与自学导入法内涵两个方面说明自学能力的重要性与自学导入法的切入角度。
现代社会与市场主要以企业形式作为主要动力在运转,因而从人才需求与就业的层面要求学生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认识与习惯。所以,自学能力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是必要的能力。鉴于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市场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结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这两大主要特征,引入自学导入法,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能力的培养。
自学导入法的内涵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从学生内在角度出发,让学生对自学有一个明确的理念认知,并借助此项理念更好地去激发意愿,在其动机明确的情况下使其转化为外在的自学行为。二是从学习方法角度切入,利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特长,设计一些与自学能力培养相契合的引导教学方法。所以,在自学导入法的应用过程中,也需要从两方面落地,使其获得针对性的实践导入。
下面按照现象说明——问题解析——解决方案的逻辑顺序,结合对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主导入法的具体实践应用。
按照马克思哲学中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的基本原理解读,高中生作为一个实在的个体存在,它的意识由其存在所决定,但其意识要能动地去反映这个存在,并使其像太阳一样发出耀眼的光芒,还需要在意识层面有一个对其能动性进行赋能的过程。下面从意识植入与课程解读两方面说明。
1. 植入自主学习意识
一种意识的培养并不能在一朝一夕完成。因此,在植入自主学习意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建议先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进行全面评估,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织,设计一个调查问卷表,包括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知识与技能熟知程度、利用信息技术渠道获得学习信息与各种知识的频率及途径等基本信息,对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过程与结果多层面的评估分析。再借助心理学方面的询问、对话、演讲、游戏、团建等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调动自身,并在这些活动中认识到“我者”与“他者”,在认同与差异区分中建立一个独立人格,使其客观的自主认识得到增加。最后,可以在这种自我认知明确的情况下,通过高中阶段的高考、就业、专业化学习选择三个维度对其人生规划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价值,以及自主学习与自身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必要联系。从而,使高中生能够通过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意识。
2. 全面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植入后,需要一个切入点,使这种自主学习意识找到意识向存在的动能转化中介,因而对学生全面解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变得尤为必要。建议如下:首先从工具理性的角度,解析高中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工具的必备性、重要性。在必备性方面,应该从互联网+生存方式层面,让学生在生活、工作、学习、电脑与手机等各个方面清晰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场景与功能。在重要性方面,应该说明作为一个终身需要学习者的生存者,掌握信息技术对于各种知识与能力自主获取的效用。比如,针对生活就可以通过解析淘宝App加以说明;再如,针对学习就可以通过各个行业的应用软件加以说明;还可以通过工作岗位的解析从就业指导的角度说明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等。
自学能力的导入层面需要通过教学实践进行说明,下面从专题讲解、软件教学、自学方法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 从专题讲解方面导入应用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以专题化为准,因此,利用课程的比较优势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将理论化占比高的专题进行广度、深度、细度方面的延展,增加案例属性。比如,以“人工智能”为例,就可以在专题讲解中,直接链接到课程提供的网址,让学生切身地去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史;同时增加PPT、微视频,让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案例加以展示。在完成这些基础的专题解析之外,教师可以借助编程软件,最好是借助简单的单片机编程,与学生共同完成诸如简易机器人、遥控小汽车、机械手臂、发光杯等实际的人工智能实验,使学生在学习时,自主能动性获得加强,更愿意去参与,有能力去参与,有行动去实践。
2. 从软件教学方面导入应用
目前高中生对PC端与手机客户端的App软件应用频率高,已经切身体验到了这些信息技术成果所带来的功效。所以,在这种普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的自主应用经验,导入软件教学。比如结合各个学科就可以导入与音乐相关的软件(如音乐制作软件Studio One Pro,音乐编辑软件Cool Edit PRO),或导入设计与技术相关的软件(如服装设计、PS、CAD、3dmax等),或导入数据统计软件等。由于软件作为工具属性的特征比较突出,所以操作方面的学习花费的时间非常少。因此老师完全可以将这个作为自学导入切口,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爱好、就业方向选择、专业化需求等更好地通过自身去完成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这也是培育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好途径,达到“物有所用,人尽其材”的目标。
3. 从自学方法方面导入应用
植入自主学习意识,激发自主学习意愿,诱导自主学习实践后,应该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逻辑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自学方法。比如,以英语音标学习为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视频-电子书”两个途径相结合的前提下,在短时期内更好地去解决听不懂、不会听、不会念等问题。再如,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共同制作信息技术网页,或让学生组团,或让学生个体单独制作一些网页;这个既能展示自学能力,也可以在实践中让自己所学获得更为广泛的分享等。因此,自学方法的核心应该落实在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编辑信息、应用信息、分享信息多个层面。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核心主动因子依然在于学生,因而以学生作为“圆心”,选取合理的“教学半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使其通过自身的意愿,自我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全面认知,掌握好新的工具理性,将它应用在各类学科与能力培养方面,从而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为支点,翘起自己的整个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