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芳
微课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实现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直提倡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控力还是比较低的,所以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通过微课,可以课前导入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拉回到教学中。在课后复习时,通过反复观看微课,学生可以对知识点了解得更加详细和深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当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是合理有效的。但是目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依旧是很多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自控力较差,但是不代表学生没有独立自主性,很多时候,学生是能够理解学习的,而很多时候却是教师单方面认为学生不能很好地主动学习,因此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热情,被动地学习。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教学,应该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但是通常来说,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课堂上教师讲课、提问,课下通过练习大量习题来巩固知识点,尤其是在高年级的时候,因为面临升学问题,注重考试成绩,通过大量做题来巩固、掌握知识点,题海战术是很多教师的选择。这样做的后果之一便是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在小学阶段,教师权威是比较重的,很多学生会因为教师严肃而不敢与教师交流。在课堂上,教师专注于教学,与学生的交流较少,即使有所交流也是以课堂提问为主。在平时,教学任务重以及个人原因,教师很少与学生主动交流,而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情绪也阻挡了学生去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问题也不敢去找教师,问题积累过多,导致其数学学习落后于人,甚至最后放弃数学学习。
微课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视频,把各种教学资源应用到某个知识点或者不同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活动。微课的出现离不开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前由于技术的原因,微课视频很少,大多数时候是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通过课件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还是文字、图片的形式。但是现在有了微课,通过视频的方式,可以将知识点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通常我们讲教学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在课前的预习阶段,小学生不是很主动,毕竟在这个年纪好动、好玩是他们的天性。现在通过微课视频,可以将教学内容展现的更加有趣和吸引力。现在的学生几乎对手机掌握熟练,强硬的制止学生不玩手机可能会带来反面效果。可以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微课发给家长,通过手机播放微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而且还需要分出一些时间来进行课堂提问和维持秩序,因此时间就显得很紧张。通过微课视频的几分钟来给学生讲解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而且微课主题鲜明,内容单一集中,针对性强,将难点、重点利用微课讲解出来,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比如进行小学二年级《观察物体》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内容是包含各种物体不同展示面的动画。通过控制视频内的物体展示角度,让学生观察不同角度的物体是什么样子,也可以让学生画下来或者写下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内容延伸,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直以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们的一个研究重点,大多数时候的课堂氛围都是比较沉闷的,尤其是在数学这样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学科,而且数学的逻辑性很强,如果跟不上教学思路,学生很容易掉队,因此在很多时候,数学课堂教学都是“满堂灌”的形式。微课对学生来说新鲜感很强,而不同于教师平常的讲课方式也能够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比如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通过微课来播放关于本节课要讲解内容的有趣事物。如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可以在微课中展示一个西瓜等分切开、一张饼等分切开、一张正方形的纸多次均等折叠等,然后展开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直观地回答出一份是整体的多少,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感性认识。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微课将解题过程形象地展开,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答题,活跃课堂氛围。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分数的简单应用,可以利用微课动画,将分数的简单加减法用涂色、区域划分等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让学生来回答选择涂色、划分的部分,再回答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够加深学习印象,又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毕竟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是教师代替了学生思考,将要讲授的内容“填鸭式”地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的过程。通过微课,我们可以解放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去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比如进行五年级《简易方程》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将方程式的发展历史做一个简单介绍,先让学生对方程式有一个认识。之后在教学《解简易方程》这一内容时,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让学生自主探索等式的基本性质,为下一节的《解方程》奠定基础。这种创新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体现,传统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缺乏沟通,通过微课可以加深师生的沟通。在制作微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寻求意见和建议,要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教学的受众群体是学生,如果教师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教学,那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现在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一些想法却很新奇和成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制作微课,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而且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得更深,知道自己和同学的兴趣点在哪里,在制作微课时,教师采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通过让学生直观地观看微课演示视频,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相互探讨,从而来完成知识的巩固与强化。但是如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在应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首先是进行小学数学微课设计,微课拥有时间短、针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选择教学重点、难点,微课视频语言要简洁明了。然后在制作微课的时候,要明确教学目标:这节微课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加具有指向性,提高教学效率。最后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要选择通俗易懂的、便于学生理解的内容。例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中,在进行微课设计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在微课中可以加入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窗户、屋顶、桌面、黑板、碗等物体,让学生辨别具体是什么图形,加深学生的学习。这样突出重点而且结合生活实际例子的微课,会让教学更加形象,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的使用可以存在于教学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但是也要注意控制好微课的使用节奏,不能喧宾夺主。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要注意克制微课的使用评率。在利用微课进行教学时,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控制好课堂节奏。对教学内容的轻重划分要清晰,把握好微课的时间,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要注意留好时间让学生思考。对于课前导入与易学点,时间可以短一些,对教学难点、重点时间可以长一些。比如四年级下册的《四则运算》加、减法与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这部分比较简单,可以简略说明,本课知识点的重难点是“老师引导学生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归纳,让学生充分理解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不同”,对这部分可以深入讲解,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留足时间来消化。
对数学教学来说,在课堂学习之后必须要经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都会选择相关的题型作为练习。在课堂上学生不敢提问或者因为时间原因来不及提问,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困难,通过微课,可以将学生的问题集中归类进行解答,并且配合以经典题型进行解答,让学生在课后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巩固课堂所学。而且微课视频保存的时间长,不易损坏,能够重复利用,这也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随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教师要做好微课课件的审查工作。网络的发达可以使我们便捷地获取信息以及教学资源,一些优秀的微课教学资源可以直接“拿来主义”,在使用之前要做好课件的审查工作,检查画面是否清晰,内容是否过时等,也要注意课件的制作质量,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在教学中使用微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微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对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有着很多优势,因此教师要学会如何利用好微课来进行教学,尤其是对微课资源的开发,要做好把关工作。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也要检查制作质量,在网上下载的微课资源要注意内容是否符合教学需求。同时做好教学设计,在教学中合理使用微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微课的教学功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