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创新

2019-01-14 15:14魏金芳
考试周刊 2019年84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初中语文

魏金芳

一、 前言

古诗文的魅力在于三言两语成句,其中却蕴含深远意境,当代中国教育要将这样宝贵的文化传承下去。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带领学生鉴赏古典诗词,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将古诗词教学在校园教育中贯彻到底,让富有古代情感智慧的瑰宝不断流传。

二、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诗词内容时,只重视重点词句的解释、感情与文学手法等方面的解析,学生很少有机会对诗词进行深入解读。诗词的文学形式以其语句精简却朗朗上口被广为流传,让学生在三言两句中体会收放自如的情感,古诗文情感的精髓在于诵读,让学生在诵读时品味好词佳句、感受词句韵味、让学生养成细读慢品的好习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改后语文教学不再以中考为主要教学目的,而是转变思路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标准,让学生不再根据固定模式进行填鸭式学习。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时,不再以死记硬背贯彻思想为主,而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模式进行基础教学。让学生不再死守教材,学生采用多方面资源渠道对知识进行获取,让学生在求知实践中体会趣味,面对问题能够灵活解决。初中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其学习能力,丰富文化内涵。语文教师在课程中强调背诵语文诗句,其目的是让学生对古诗词有一定记忆,现行的创新教育手段则提倡学生对古诗词先进行多次朗读、多重感官体味并对古诗词分层记忆,这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脱离填鸭式学习,让古诗词教育变得趣味盎然,有助于学生文学审美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创新策略

(一) 深情诵读 感受诗词之美

古诗词的灵魂在于其意境的体现,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要带领学生对诗词进行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精神。诗词能够滋养心灵,让其独特的灵性来带领学生入情入景体会人生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对古诗词进行品读,让学生将诗词想象成最喜欢的歌,让学生品读理解诗词的情感,享受诗词的神韵。而教师对诵读的技巧要着重讲解,诗词种类繁多,大多诗词的情感表现方式都较为不同,有的诗词诵读几遍便词意立现,能直接将情感表达出来,如在《天净沙·秋思》中,学生就能通过诵读对诗词含义有清晰的理解,并能体会词人的目的,对诗词情感进行准确掌握。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引导学生在不断诵读过程中培养对于诗词的语言感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正确的诗词情感进行精炼,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独特的体验,让学生在不断诵读中体味诗词的含义、感受诗词的韵味。例如:诵读《龟虽寿》时,我们能感受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英雄年迈但壮志不改的雄心;诵读《送友人》时,我们能体会到“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友人离去却依依不舍的怅然。学生在诵读诗词时体会其中意境、感受诗人情怀,为之后的诗词解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营造情境 体会诗词意境

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创设古诗词教学情境,将教学与情境相融合,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诗词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诗词意境。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时,教师先让学生诵读诗词,并梳理其内容,让学生在对诗词有大概了解之后用多媒体将古诗词中的景象播放出来,让学生对诗词的环境有整体感知,并在其中加上音乐作为辅助,让学生在画面中感受作者借月亮表达思念亲人并抱有美好祝愿的情感,让学生在诗词情境中对诗词意境有深刻的体会。初中语文教师对于情境课堂的营造不止于多媒体的帮助,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为自己建设诗词情境,培养自身想象力。例如:在学习范仲淹的《苏幕遮》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内容,根据课文想象碧蓝天空、夕阳晚照、秋景黄叶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绘,激发学生思维,体味作者当时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例如:在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将内容分解,根据“梧桐”作为切入点,古人常借梧桐表现孤高之悲,其中愁绪与怅然,很多诗人借梧桐抒发内心情感。在诗中,所描写的情境是大家经常能够看到,尽管作者在诗文中表现的较为平淡,但是能从实际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内心惆怅的心绪,诗中选用“高楼、弯月、梧桐”等实际情境,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绪表现出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古诗文情境产生共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底蕴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联系生活 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古诗词是为了使初中生欣赏美词佳句、丰富自身文学底蕴、陶冶情操。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将整体诗词分离、对每一句进行详细分析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的内容,比如:学校组织活动,带领学生出去旅行,来到某个景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此时用哪一句能体现自己所在的位置?学生一定会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当学生站在湖边,一定会想到苏东坡先生说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留意课本中没有收录的诗词,将这些情感饱满的诗句运用到写作中,让学生在积累中灵活运用。古诗词将作者的情感用外在事物表达出来,是古诗词韵味中的一项重要部分。诗词是诗人表达自身情感的载体,用客观事物将情感艺术化,学生在分析诗词意象时能让学生对诗词进行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要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对诗词意象进行解析,让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掌握得更加准确。日常生活联系与情感意象相结合,让学生积极思考,比如在课外活动中教师组织学生看海,让学生形象描绘说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波澜壮阔,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将‘直挂云帆济沧海’中的‘济’改成‘汇’怎么样”?让学生进行思考,领会“济”在词句中的妙用,学生把生活与诗句联系起来,进而有效分析古诗词意象,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四、 总结

古诗词是中华历史长河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它用其丰富的内涵与精炼的语句为后世留下无尽的想象和真挚的情感,诗词穿越千年传唱已久,却从不失去光彩,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诵读与品位,让自身沉浸在它美妙的意境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用诗词来陶冶性情,提升其对美的追求与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踏青古诗词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