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 韫
“互联网+”时代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先进性,教学工具的信息化、交互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还要紧跟信息化教学工具的发展步伐,探讨将各类信息化工具引入小学数学课堂的途径。但教师在具体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工具特点,使之与小学数学教学的需求相符合。
“互联网+”时代的小学教育非常重视信息化教学工具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仔细挖掘信息化教学工具与小学数学教学需求的契合之处,将信息化教学工具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教学的地点从单一的线下转变成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诸如微课、慕课等网络平台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大量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只需简单注册便可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这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个性化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随着教育资源的丰富,小学教师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符合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的个性化教育有了技术支持。每个学生在信息化平台上都是独立的个体。一方面,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喜欢的内容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平台生成的学习数据是针对学生个人的情况制成的,着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看重平均分,忽视学生个体发展的状况。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数据分析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学生甚至可以直接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分析自己寻找适合自身学习的方法。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范围极大扩展,自由度明显提升。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福音,但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许多教师虽然身处于“互联网+教育”的浪潮中,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部分教师因循守旧,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这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没有考虑到信息化教学工具对课堂产生的影响,也不愿意主动尝试利用新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观念无法及时更新,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信息化资源与传统教学资源不同,信息化教学资源质量往往更高且更容易获得,如果教师忽略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很可能带来教学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自身的教学视野被束缚在狭小的范围内。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计划要求更加严格。传统的教学计划中,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工具的作用,因此不必过多考虑将信息化教学工具与课堂结合的具体方式,也不必担忧线上与线下沟通衔接是否密切。但在引入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后,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计划必须更加精确、细致才能迎合新时代的数学教学要求。
以《认识负数》这一节为例。教师在讲解本节课时,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温度、气候、海拔、收支等事物。有的学生不擅长观察生活,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缺乏思考,在接触这些事物时会十分乏力。如此一来,教师本想借助这些事物讲解引入负数的概念,反而会弄巧成拙,让学生更加疑惑不解。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对本节课的介绍,先了解这些事物,然后再参与课堂互动。于是,教师在设计课堂计划便可以省去用这些内容引入新课的环节。这便是新的教学计划与传统教学计划的不同之处。新的教学计划由于有了现代化教学工具的辅助,可以相对弱化引入环节,将更多时间用于知识细节的讲解与回答学生问题上。这本身是课堂效率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
“互联网+”时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从单纯的线下交流转变成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为适应信息时代小学生新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及时改变沟通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线上,教师可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在群内及时发送本节课的PPT或教学大纲供学生复习使用。也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布置线上作业,要求学生及时完成,及时反馈。这可以改变以往教师改作业速度跟不上教学进度的情况。通过线上布置作业、线上批改、线上反馈,学生的学习反馈效率明显提升,教师可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及时总结多数学生犯错的知识点,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微课平台的讨论区、留言区积极发言,引导不同学生在线上交流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通过浏览评论区、留言区的学生发言,能够及时得知学生学习的重难点,线上及时回复以解决问题。许多微课平台还配有帮助教师演示解题过程的插件,教师可通过这些插件向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其它对同类问题有疑惑的学生也能通过这一共享小视频解决问题,这解决了大多数学生的问题,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多媒体工具可以把抽象问题变得具象,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小学生理解能力还在发展之中,理解抽象问题的难度较高,如果教师能合理使用多媒体工具,简化抽象问题,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容易。如在讲解《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展示体积的概念。传统教学中,教师可能会用量杯、小石块、水等辅助道具展示体积的概念,但利用实际道具展示的方式存在一些缺陷。如道具容易损坏,一旦损坏,课堂进程难以保证。再如,利用实际道具进行展示很难让所有学生看到展示的细节,道具大小有限,学生视野也有限,教师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展示则不同,视频投放在大屏幕上,所有学生都能看到。如果有学生没看清的细节,教师可以通过回放展示细节,这便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时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不能脱离教育发展的潮流思考问题。信息化教学工具用得好是工具,用得不好便会弄巧成拙。因此,教师要仔细考究不同教学工具的特点,寻找教学工具与实际教学需要的契合点,使之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