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变革:追寻实践研究的真谛

2019-01-14 13:57:22
江苏教育 2019年35期
关键词:锡山高级中学融通

“科研兴校”几乎已经成为当下所有中小学办学的基本主张,但往往很多校长、教师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存在偏误,将科研等同于写论文、做课题。在笔者看来,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迫切需要重识中小学实践研究(探索)的真谛,既不要“妖魔化”科研,也不要不把它当回事,而应扎实地在日常工作中渗透转化实践研究,将研究与日常工作融通、与教师专业发展融通、与学校内涵提升融通、与学校转型性变革融通。在这方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近些年推进的“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变革研究”项目做了很好的示范,获得了作为一个实践研究项目的系列理论与实践成果。

1.追求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近年来,“深度学习”是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大量研究也只限于理论探讨,对于在中小学真实、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一直缺乏实践探索。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项目研究则很好地回应了这一点,不仅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形成了“深度学习”的实践样态,还对“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发生机制及其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间的关系等进行理论上的深度探索,提出了鲜明而深刻的理论观点,对“深度学习”作出了实践者的理论回答。

2.推进研究与变革的内在统一。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教育学研究中“嚼不烂”的“老问题”,理论者常以“启蒙者”“立法者”“阐释者”角色出现,实践者则是“应用者”“资料提供者”。如何真正实现教育研究与实践变革的内在统一一直是个难题。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项目研究表明,当实践者深入学习教育理论并努力尝试在实践中转化、创新,研究就可以与实践变革实现内在融通。事实上,这些年来该校以“深度学习”项目为抓手,在校内实现了全学科、全年级、全体教师、全体学生的“全覆盖”,既提升了全体教师对“深度学习”理论的学习领悟和转化,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3.探索创生与辐射的相互促进。

优质、均衡是当下中国教育改革追求的核心目标,但事实上两者存在一定矛盾,因为优质资源总是有限的(尤其是相对于中国如此大规模的教育需求而言),均衡的需求则是无限的。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于此,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的项目研究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即不断通过实践研究推进自身改革,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持续创生,再通过校际合作、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校际交流、互补互强。他们以自身的研究优势和资源带动了区域内外一批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这一意义上形成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径,体现了作为一所优质学校的担当与责任。

猜你喜欢
锡山高级中学融通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辽宁教育(2022年6期)2022-05-05 06:18:00
聚焦“根魂梦” 写好锡山“侨”文章
华人时刊(2022年19期)2022-02-15 03:28:10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江苏教育(2021年54期)2021-08-31 10:12:28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艺品(2017年4期)2017-11-06 03:48:52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
丹青少年(2017年2期)2017-02-26 09:11:06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2:28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