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研究

2019-01-14 12:26张秋菊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内一科北京10012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层管腔颈动脉

张秋菊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医院内一科 (北京 10012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7月~2018年2月确诊的65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被检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两组研究对象斑块和动脉狭窄情况。结果:观察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37±0.19)mm,对照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51±0.09)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检出动脉硬化斑块47例,发生率为72.3%,动脉狭窄情况:3例轻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50%)、7例中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50%~60%),6例重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70%~99%),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为24.6%。对照组未发现颈动脉狭窄情况,动脉血管壁光滑、内径大小正常、血管腔内血流充盈完好、无缺损。两组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彩超能无创、安全的对斑块进行成像,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动脉狭窄程度,在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防治脑血管疾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2]。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数量、硬度能够反映动脉硬化的程度,若在早期即发现斑块的存在,可为治疗和预防斑块脱落提供依据,利于改善患者预后。颈动脉是脑供血的基础动脉之一,研究表明,对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检查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3]。本研究将在本院就诊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分组进行检查对照,旨在探讨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7月~2018年2月确诊的65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者作为观察组,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男39例,女26例,年龄37~70岁,平均(48.7±4.3)岁,其中合并高血脂者38例,高血压者33例,糖尿病者19例。另选取本院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6~69岁,平均(45.1±4.0)岁,无高血脂、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被检者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被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设置探头频率为3.5~10MHz,对患者进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自颈动脉始依次观察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分叉部、颈内动脉颅外段及颈外动脉等对斑块情况、狭窄程度、斑块表面形态等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两组研究对象斑块和动脉狭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观察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37±0.19)mm,对照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0.51±0.09)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斑块和动脉狭窄情况

观察组共检出动脉硬化斑块47例,发生率为72.3%,动脉狭窄情况:3例轻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50%)、7例中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50%~60%),6例重度狭窄(动脉管腔狭窄70%~99%),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为24.6%。对照组未发现颈动脉狭窄情况,动脉血管壁光滑、内径大小正常、血管腔内血流充盈完好、无缺损。两组管腔狭窄及闭塞情况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该病的发生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颈动脉硬化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尤其是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对患者的救治中常因病情难以控制、进展迅速以至于患者预后不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是造成颈动脉狭窄引起脑缺血性疾病或斑块脱落导致颅内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5]。科学有效的治疗应建立在早期的诊断方面,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因素,缺血性脑血管病不仅与血管狭窄程度有关,也与斑块性质有关,积极检测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能为降低脑梗死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依据[6]。

CT和颈部血管彩超是两种比较常见无创性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使用率[7]。CT虽然也能体现血管的立体结构,但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具有缺陷,经颈部超声检查是通过对患者颈部的检查,将检测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实现三维影像的处理,观察有无血流中断信号,有无充盈缺损,完整成像颈动脉和椎动脉的整体形态,并通过观察频谱形态,测量血流速度,判断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动脉狭窄程度,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一定的诊断基础,以提高质量效果,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8]。研究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无创、可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9]。

本组研究通过使用颈部血管彩超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检查发现,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较健康体检者明显增厚,狭窄及闭塞发生率为24.6%,健康体检者未发现颈动脉狭窄情况,动脉血管壁光滑、内径大小正常、血管腔内血流充盈完好、无缺损。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彩超能无创、安全地对斑块进行成像,判断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和动脉狭窄程度,在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中层管腔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管腔器械清洗灭菌方法的新进展
传统纯棉白条检查法与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自制便携式光源管腔器械检测仪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