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兰 天津市宁河区医院 (天津 301500)
内容提要: 心肌缺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或降低,而导致的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发病期由于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中容易造成漏诊以及误诊现象,容易导致最佳治疗时机的延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动态心电图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不会形成创伤,检测费用相对较低,同时能够为心肌缺血的初步定位诊断、缺血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等提供可靠准确详细的原始数据,为临床心肌缺血的诊断提供全面的数据基础。近些年很多专家学者关于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认识,文章将这些新进展进行综述如下,以期为临床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提供借鉴。
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有无胸痛等症状,可以将心肌缺血分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两种类型[1]。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心肌缺血患者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5%和75%,同时研究表明20%~60%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均具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3]。目前心肌缺血临床诊断包括多种方法,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冠状动脉CT技术等[4-8]。但是这些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些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动态心电图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对患者不会形成创伤,检测费用相对较低,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9]。
在动态心电图上,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缺血型ST段压低,ST段压低的形态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国外学者对1975~2002年欧美国家采用动态心电图分析ST段的31家研究中心开展回顾性研究,比较其中的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诊断标准,结果显示48%选取PR段作为参考基线,其余52%选取ST段压低与基线对比作为标准。在测量点选取方面有23%选取J点后60ms,有77%选取J点后80ms。选取参考点为PR段中点作,选取测量点为J点后80ms,心肌缺血阳性率检测率为24%;选取测量点为J点后80ms且J点压低,心肌缺血阳性检测率为15%。可见采用不同的测量技术以及诊断标准,会得到不同的心肌缺血诊断敏感性。现阶段临床经常采用的诊断标准为:①选取参考标准为等电位线基线;②ST段为水平形态或者下斜形态,下移≥0.1mv;③下移持续时间≥1min;④心肌缺血2次发作间隔时间≥1min[1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由于冠状动脉出现病变,血供中断或者降低,造成心肌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心肌梗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冠心病患者临床尽早诊断对于后续的治疗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11]。冠状动脉CT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由于昂贵的检查费用,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而心电图检测操作简单方便、费用较低、检测无创伤,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相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24h的心脏功能情况进行记录,可以检测患者在日常活动中的心肌缺血情况,更有利于发现患者心肌缺血发作规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因此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筛查中[12]。谢金玉[13]选取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心肌缺血中的诊断效果,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阳性检测率更高(P<0.05)。邵龙梅[14]以9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相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测优势明显,在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检测阳性率以及心律失常诊断率方面均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属于隐形冠心病,虽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解剖学显示患者已经具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报道表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或者猝死,因此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尽早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5]。但是由于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临床诊断中非常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等现象。目前临床血清学检查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最为有效的检查方式之一,但是该检查方法费用昂贵,同时对于检测设备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广泛应用。而采用动态心电图,可以对患者不同时段的心肌缺血状态进行检测,有助于医生准确预测可能发生心肌缺血的时间,进而提供合理的指导性治疗。
综合上述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疾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了进一步提高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开展多种技术的联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