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2019-01-14 01:08:23张润洲
魅力中国 2019年34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数学教师三角形

张润洲

(河北省永清县北辛溜乡中心校,河北 永清 065600)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数学教学自身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获得和谐发展。

一、合理设置知识背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受文本表达方式的限制,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呈现的往往是片面、零碎和与现实生活联系较少的知识。但其中的一些内容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背景,把它们加以联结,引入课堂教学中来,经过适当点拨与合理展示,变成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完美素材,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对生活的重要性,并且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如在教学负数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个寒风凛冽、雪花飞舞的图片,让学生猜想在图片显示的这种环境下温度可能是多少度。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兴致,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猜想。这时我们再继续引导: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温度,你们能说一下他们之间的相同点是什么?在有的学生说会是零下几度时,抓住机会提问学生:零下的温度应该怎么表示呢?由此顺势引出当堂课题,这样就能营造出极为和谐自然的负数氛围。唤醒学生现实生活中已经获取的经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营造这样的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会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以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素养。

二、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过程,只有营造和谐、愉悦、民主、宽松的互动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此,数学教师要善于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探究和思考。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予表扬和肯定,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教师要给予鼓励的目光与亲切的微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互动教学,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要求学生将三角形变成之前所学过的几何图形,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探究比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之前所学的几何图形有哪些,怎样利用这些图形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操作,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探究,最终发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增强师生互动,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三、密切联系旧的知识,帮助构建新的知识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为基础,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新的知识本质,并建立新的知识体系,这种方式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之后,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角所对应的两条边是相等的”,所以在教学“等腰梯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是相等的,它们所对应的两条边是否也相等呢?”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和实践探究发现:“一个梯形中如果有两个底角相等,那么它所对应的边也是相等的”,这就帮助学生由此形成了角和边之间的正确关系概念。然后教师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等角等边的?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他们说:“螺丝钉的螺帽是正多边形,是等角等边的”,这就说明了在学生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通过平常的旧知识,引出了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加强知识联系的能力。又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的概念之后,用相应单位的纸片来度量教室的面积,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往往会感到非常麻烦,于是进一步探究有没有更大面积的测量单位,由此引出平方米的概念。

四、重视加强技能训练,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往往处于僵化状态,因为数学教师过于强调模式化和程式化,导致学生的思维趋向于定势。比如,教师喜欢在例题教学中,给学生归纳例题类型,让学生在课后练习中按部就班的照抄照做;让学生解答大量重复性的数学问题,导致学生只会模仿和套用;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背诵,减少了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因此,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象,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逻辑性,促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实践证明,通过变式教学,可以有效锻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数学公式进行变形,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各种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运算水平。由此可见,加强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敏锐性和灵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转换教学思路,让我们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数学教师三角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30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2:11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认识相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