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月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日渐完善,大学生资助体系得到快速发展,现代大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经济压力问题,而且还要构建完善的思想教育引导体系,在资助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应当根据贫困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各种资助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在资助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情感、心理、思想的关怀,在完善的教学体系下提高思想教育质量。
高校开展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助于更好的落实教育工作目标,为弱势群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必要的机会。开展高效资助工作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自身、学习、集体产生正确的观念。高效资助工作不仅要资助的是学生个人,更影响到学校、社会、家庭。应当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资助体系,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充分的挖掘资助育人的整体功能,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来自国家、学校、教师和同学们的温暖。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应当顺应时代的需要,应当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探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合理的资助工作有助于构建新的思想教育载体,可以把感恩教育与责任教育结合起来,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效性,完善思想教育体系目标。新时期应当依靠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注重建立有效的思想引导教育工作平台,基于良好的社会捐资助学、师生互动、贫困生网络感言的方式,达到有效的传递温暖与关怀的目标。
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日渐开放的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与思想方面的问题,引导大学生逐步的进入学习生活状态。高校应当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与心理方面的问题,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自强不信品质,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报复,从而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达到提高思想引导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目标。当代高校贫困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成长环境,应当从贫困生的现实思想成长需要出发,着力构建综合性的思想教育引导机制,达到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提高思想教育效率的目标。
有些高校未能全面了解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根据贫困生的信息确认具体的工作方法,高校贫困学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有效性不足,学生的基础信息认证不准确,没能基于客观的贫困标准认识贫困大学生,没能形成良好客观判断机制,在这很大程度上对贫困生的自尊与心理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不利于后续教育工作的持续开展。还有有高校在进行贫困生的经济援助的同时,没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贫困的含义,不能优化学生的特质条件与心理状态,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心理教育帮扶工作。
还有的学校缺乏必要的感恩教育,学生资助管理的政策性较强,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引导时没能从贫困生的思想情感状态出发,没能优化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氛围,不能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深度的关心贫困生的情况。致使有些学生没能在领受国家资助时产生感恩心理。部分学生还会觉得这是应得的,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负面情绪,导致一些学生不思进取,严重的影响贫困生身心成长。
贫困生的家庭情况有较大的差异,贫困生的家庭环境、贫困原因,学生未来发展的期许与成长环境不足。当前贫困资助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优化特质条件方面,没能根据学生的身心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不能结合贫困生的成长环境、个性需要、思想状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指导工作。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应当具有公开性、公平性和前瞻性,强调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首先,高校应当建立必要的经济贫困学生的认证体系,加强对经济贫困学生家庭情况的调研工作,深入的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背景。其次,根据贫困生的在校表现制定具体的思想教育引导方案,基于合适的贫困帮扶政策开展相关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育人与经济帮助的过程中找到教育的着力点。教师应当加大对经济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促进学生正确的认识眼前存在的困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模范榜样。教师应当加大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力度,形成完善的心理辅导工作机制,定期与经济贫困学生进行沟通,及时的克服贫困生的心理障碍。达到有效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乐观的心态,优化学生的精神面貌,达到深刻的关心学生学习生活的目标。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不仅要救济经济困难学生,还要加大对学生感恩教育的力度,在帮助学生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进学生积极的回馈社会,培养学生的服务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应当对所有学生心存感激,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学生应当定期的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是国家构建的资助大学生的教育帮扶体系,应当在国家资助帮助的基础上开展好思想教育工作,切实让广大学生认识贫困资助的重要意义,基于良好的资助教育体系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目标。高校应当把救济与教育相结合,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