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一。[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5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新的坐标,而且也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对于社会主要矛盾对国家治理所起的功能和作用,唐皇凤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既是决定国家治理的本质和方法的关键变量,其演变则是推动国家治理模式变迁与现代化转型的直接推动力。[注]唐皇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刘海军等认为,社会公正,一方面构成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从实践层面规定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注]刘海军、王平:《社会公正: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特征与进路》,《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欧阳康认为我国国家治理方式面临着深度转型,即从传统德治向现代法治的转向。[注]欧阳康:《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使命与境界》,《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此外,面对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对我国国家治理话语权挑战,王永兴等认为,应当克服西方基于“个体自由”先验性价值而来的自生长与强输出之间双重话语迷思,探索有别于西方自由主义话语体系的本土治理之道。[注]王永兴、宋玉峰:《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路径演化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视角》,《政治经济学评论》2018年第6期。目前,学界注意到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的诸多难题,从不同层面进行路径设计和策略优化,十分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但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理路在于如何厘清新时代国家治理与时俱进转向的内在逻辑,尤其要从理论层面阐释清楚国家治理面对社会主要矛盾转换如何转化与协同国家治理体系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判断,这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确立了新的起点。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必须准确把握这种新变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要矛盾呈现出形态各异的阶段性变化,而这种“变”体现我国基本国情长期性与社会主要矛盾阶段性关系辩证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固然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但也出现一系列制约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发展的深层次结构问题需要解决;二是经济形态进入转型期,转型的阵痛需要克服;三是社会矛盾进入复杂多变期,各系统性社会矛盾与危机需要化解。从国际上看,伴随中国日益深度融入世界舞台,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急剧变化,各种全球性问题考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尤其面对生态危机等全球性问题,中国需要贡献本土的智慧和方案。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中国发展道路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对基本国情,我们需要认真面对现实,仔细谋划未来,制定相关政策并最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判断依据,并依此思考和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问题,在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变的前提下,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治理所处特殊阶段的基本国情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揭示出当下人民的需求对象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从满足以往低水平的温饱需求向满足更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层次跃迁。对人民群众的需要来说,物质文化需要相对于美好生活需要而言,内涵相对单一,迫切需要满足更多精神等多元需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升,民众在各方面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人们向往中的美好生活,除了对于物质文化层面的满足之外,还对教育资源、生活环境、薪资收入、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居住环境以及业余生活等都有一定的要求。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论断的理论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革以不断解放生产力。“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需求逐步凸显。”[注]王力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与历史逻辑》,《中州学刊》2018年第8期。可以说,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需求的客观变化为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的形成提供了现实依据。[注]宋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判断形成的四个依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9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的最新表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可以准确地表达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诸多矛盾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从历史上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个表达符合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但并不符合我国当下发展的实际状况;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以往相比发生质的飞越,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加突出,如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生态环境保护滞后,民生领域贫困、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突出,尤其是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等领域问题突出。总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可以说已经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最大障碍,因此,可以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来概括社会主要矛盾主体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而导致一些偏远山区不得不为温饱而努力,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自然就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需要呈多样化发展,进而我党对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自然转化为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从人民需要看,新时代人民对生活需要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即由过去对物质生活的单一追求转化为更加注重发展和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物质生活需要的极大满足促使人们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尤其是日趋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美好生活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物质生活需要在人民总需求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对物质生活的质量要求却在逐步上升,特别是对健康食物及生态环境的追求成为提升物质生活品质的重要课题。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对社会生活参与提出多元化要求,如民主、法治等需求日益增长。从发展状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极大进步更加凸显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紧迫性。新时代国家治理必须关注社会关切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自2010年以来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我国综合国力整体数量的提升,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经济质量及社会生产相对落后的局面,因而必须对我国社会财富的生产供给状况进行重估。当下国家治理主要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尤其是经济与社会等其他方面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始终制约着人民群众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使不同地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上,我国区域发展问题聚焦到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尽管经过国家长期努力,三者之间差距有不同程度缩小,但也出现新的情况,即东西部城乡之间总量差距发生逆转,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而农村之间的差距在扩大,此外近年来南北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因而我国当前趋于理想发展过程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内部景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严重的贫富悬殊问题,人民群众不同主体间的财富分配不公问题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尤其是部分弱势群体基本生存问题长期得不到改善导致社会恶性事件频发。发展不充分主要是指资源利用和生产开发等不充分,其导致的社会后果是发展质量不高、创新不足、环境污染等。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存在较为紧密的因果关系,一方面发展不充分是导致发展不平衡的根源,而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不充分的结果,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社会发展不充分,从而影响发展质量和效益。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政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应重点做好服务型政府建设,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习近平指出,“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注]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第28页。为此,新时代国家治理应当以此为标准,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并顺利推进国家治理逻辑转换。
在改革攻坚和发展方式转型期,做好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工作,应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牢记党与国家的生命线,坚持以人民幸福线为己任,将发展质量与发展效益作为重点工作。此外,在经济发展中,应始终坚持公平与正义,把握发展中的协调性,重点处理好经济弱势发展领域与优势领域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全面推进中国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问题,尤其应正确处理好发展水平、发展质量以及发展效益之间的关系。同时,党和政府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发现问题并着力解决问题,提升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水平,让全体民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应重点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主攻方向,重点做好经济结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二是针对市场机制和经济体制问题,应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调控,着力构建有效、有力、有度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党和政府应重点解决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转变政绩观并加快推动建设“美好新政”,作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为此,既要追求经济的发展还要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让全体民众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新时代国家治理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首先要旗帜鲜明的讲政治,即坚持和执行党的基本政治路线,突出强调党的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国家治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时代国家治理要突出强调“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其次,新时代国家治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立场,即把人民的利益和需求放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的最高位置,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人民满意与否作为衡量新时代国家治理效能的判断依据,从而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再次,新时代国家治理要坚持实事求是,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治理不能脱离基本国情。新时代国家治理需要扎根基层,需要直面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此应当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勇于承担责任,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政府作为国家人格化的表现形式,作为国家治理的主体,要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公共政策来达到治理目标。在公共服务价值的判断上,国家治理在满足普通民众实际需求的同时,还要为政府提供合法性支撑。[注]彭庆军:《以公共服务促国家认同——后游牧时代少数民族牧民国家认同建构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1页。政府行使国家职能,尤其是通过制定公共服务政策和加大投入力度,来推动经济增长和保障社会稳定,同时也是衡量国家治理调节社会关系质量高低的标准。[注]Mark W.Frazier, Socialist Insecurity: Pens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Uneven Development in Chin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10,p.29.按照世界银行经济体划分标准,目前我国国内人均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偏上的经济体水平。这一阶段,社会公共服务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发展性公共服务需要不断上升。此时,国家治理应当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解决人民保障性公共服务需求问题上,真正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服务型政府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能力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面临的双重挑战。新时代民生领域突出的失衡现象,迫切要求新时代国家治理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方面切实提高治理效能。为此,新时代国家治理需要构建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而不仅仅是一些技术性政策的整合。总之,新时代国家治理需要构建为人民服务导向的公共服务体系,并以核心、基本、全面三个层级构建公共服务的空间架构和治理的次序。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必然带动国家治理重心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家治理目标则主要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社会主要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而发生转化,温饱问题降为主要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化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尤其是解决发展不充分与不平衡的问题成为新时代的国家治理首要目标。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需要转变以往机械僵化的区域观,将老少边穷等区域贫困问题纳入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统筹规划之中,以辩证有机的区域观从源头上认清贫困问题发生的复杂背景。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济问题应当成为新时代国家治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这种新型区域观需要整合完善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功能优化机制等,突破区域发展的制度障碍,提高经济效率并降低制度成本,从而形成更紧密的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任务进行总体安排,其重心和难点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急需在乡村振兴和协调发展方面构建城乡区域发展观,坚持发展本位,努力缩小区域之间差距,并以国家治理的整体优势提升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从而不断完善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
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当前社会矛盾发展的新表现、新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来不断优化其治理逻辑的实践转向。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意味着党和政府所领导的国家治理重心和主体发生重大改变。社会主要矛盾形态发生改变,党的治国理政主题就要进行相应的变化。历史上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出现了多次变化,而党的治国理政主题也出现了多次重大改变,由此可以看出我党是在深刻分析和充分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框架内,根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征来确定治国理政的重大方针政策。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的特殊性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容具有决定性作用。无论何种运动形式都包含一般矛盾与特殊矛盾,而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的本质就来自于特殊矛盾。[注]任何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存在其特殊本质。[注]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从中国基本国情中产生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表现。而新时代国家治理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此为根据调整国家治理的基本逻辑框架。另外,与社会基本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不同,社会主要矛盾是中观层面的矛盾,但是它同样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新时代国家治理主体必须深刻了解和充分把握当前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特征,对其主要表现形式和主体范畴进行分析,将它与其他类型的矛盾相区分。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性质。事物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注]《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3、310、320页。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基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落后的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党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出发,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国家治理,也由此确定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实效性和经济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开始转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贫富差距、城乡差异以及区域不均等横向层面。而不充分则主要表现在机制、体制等纵向层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国家治理体系也应从注重经济发展和效率方面转变为了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均衡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也应当从新的发展理念出发,围绕解决发展不均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从法治、民主、安全、环境、公平正义等方面入手加大改革力度。
国家治理体系与社会主要矛盾存在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其内在关联上看,社会主要矛盾是党的国家治理体系确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改革完善的重要实践坐标。
第一,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要依靠国家治理体系来解决。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渐凝聚出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党在长期的理论发展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实施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力强盛的唯一途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期国家治理转型的核心,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是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有效途径。
第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国家治理的具体范畴来实现。改革开放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为了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矛盾,国家治理的范畴也在不断扩大和丰富。例如,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入手加强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对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路径包含:将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奋斗的基本目标;将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作为思想动力;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统筹总体布局为基础,不断推进“五位一体”建设,以协调战略布局为基础,不断推动“四个全面”的完善与发展;大力实施区域协调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社会发展不均衡与不充分问题为切入点,建设健康中国;不断深化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发展民主政治、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不充分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8页。只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更好打造共治共享的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格局。坚持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强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全面发挥社会的组织作用,加速推进社会治理下基层,以政府治理为基础,让社会、民众等主体参与其中,实现社会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都应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前提基础。首先,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新思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现代化强国要做到满足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实现人类自我价值的同时,满足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但要创造更多精神与物质财富满足人民需求,还要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帮助人民自我价值提升,让人民获得全面的发展。其次,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认识到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需要思考新的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我国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阻力器也是方向标。解决这个问题不但是中国治理现代化的起始点,而且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核心。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要将绿色、创新、共享、协调、开放发展理念贯彻执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在保障民生的同时改善民生。再次,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要认识到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决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新时代中国经济仍旧呈现出中高速增长的态势,稳坐世界经济体第二的位置。在此基础上中国要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扩大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力。但是,在世界舞台上,西方发达国家仍旧占据话语权与控制权,给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规则的空间严重不足,要求中国承担的国际义务反而很多。这种不对等权利与义务超越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中国要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种种难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贯彻执行“一带一路”倡议,全面形成社会开放的新格局,在世界的舞台上给各国提供获得中国经济发展红利的新方式;通过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来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后,认识和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主体、社会组织、民众个体的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要贯彻执行依法治国,以人民利益为准则,发挥国家治理不同主体的协同作用,在新时代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处于新的历史起点,通过现代化治理可以看到国家未来宏伟清晰而又壮观的蓝图;治理路线不但切实可行,还能够鼓舞人心。纵观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新时代国家治理方向清晰可见,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为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强国奋力前行。第二,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价值取向十分明确,即要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不忘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时刻牢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使命。第三,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动力源泉十分明确,即以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为动力源泉,着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第四,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路径十分清晰,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政府要担负自身责任,做好社会的调节工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第五,新时代国家治理的目标十分清晰,即国家治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共治共享整体的社会格局,所做的提升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等事项都是在向目标努力前行。
党的十九大已经围绕主要矛盾转化构画了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的美好蓝图,实现这个美好蓝图需要我们做如下努力:首先,完善国家治理体系。要以科学民主方法为前提,坚持党的领导方针,以法律为治理的保障,保证政府、社会、公众三方的参与。只有通过改革治理主体,在治理技术与治理途径方面创新,才能够快速推进国家治理工作的展开,让国家治理具有法治性、社会性、专业性、智能性。其次,要加强国家治理主体的协同治理。要制定相关政策,构建整体协同机制,让政府、社会、公众这三方能够良性互动。此外,围绕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还要做好治安防控体制的建设工作。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最新论断抓住了新时代中国国情的主要特征,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治国理政敏锐洞察力和决断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社会主要矛盾不仅是党和政府确立工作重心的主要依据,而且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之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推动新时代国家治理逻辑的转化,即从传统国家治理逻辑向更具转化与协同等特征的现代治理逻辑转换。为此,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逻辑转向应当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转化观念和协同治理共同创造国家治理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有效破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总之,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逻辑转换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只有相互协同演进才能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