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存在、运动的基本形式。人的活动和人类存在都是在一定时空内进行的,并通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得以确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并以时间为过程要素之一。以时间为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既可以澄明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也可以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的研判。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基本前提是遵循规律性。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基本遵循。[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三个遵循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的贡献恰恰是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而为说明人类历史成为历史提供了时间视角。人的社会性规定明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而为通过社会规律解释人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可能。社会时间、人生成长时间和教育时间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三个时间向度。
社会时间是标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间范畴,描述了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宏观走势,也确定了基于一定主体的思维坐标。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思想工作,现实的人受到现实社会的决定,现实的社会又存在于一定的历史和未来的时间纵向坐标之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5页。这里,马克思把人具体化为现实形态,把人具象化为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的分割思维被统合起来。“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7-108页。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个阶段,对应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类社会形态,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结合起来,确定了时间的空间定位。
社会时间的空间化具象化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资源,为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实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上对我国社会发展时间和空间的新定位。在时间上,新时代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更为光明的前景。新时代也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时间,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以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成为新的历史使命。
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和工作者对社会时间空间化的整体性认识不够充分,导致理论与现实脱节。理论与现实关系集中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解决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两个基础性问题。理论是对经验世界的抽象,是人的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理论是否能够揭示客观世界的一般规律性是理论说服人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实现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的前提。具体到现实的人,理论的说服力同理论的现实解释力是成正比的。同时,理论的解释力又取决于人们主观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步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但是,总体上理论创新远远滞后于实践发展。从社会时间角度而言,其空间化的图景丰富多彩,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内容尚存在着以传统面对现实或固守现实割裂传统的片面思维。以传统面对现实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缺乏对社会时间的历时性把握,以传统观念认识现代社会,割裂传统的片面思维则相反,将现实孤悬在历史链条之外,导致现实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注]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1期。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基于新时代的新实际、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的理论创新,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遵循。
人生成长时间是个体生命发展变化的过程,生理、心理、精神等是其基本样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以研究受教育者的成长时间为前提。人生哲学给出这样一个结论: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进程,一维性是基本特征。其实,对一维性的理解也是多维度的,既是自然性的,也是社会性的,更是反思性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容易理解,反思性则需要进一步说明。所谓反思性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对一维性的生命进程思考的再认识,是对人生观的理解和批判。人生价值、人生意义就是在这个反思过程中生成的。在反思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价值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对生命的思考。这种思考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一直延续着,并成为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受教育者成长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之一。受教育者的成长具有共性,所谓“代际”就是这种共性的表现。此外,每个受教育者成长的家庭环境、性格差异和认知前提等因素又是不同的,产生了受教育者成长中的个性差异。遵循受教育者成长规律是认识和把握共性和个性的统一。针对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追求的教育效果,其落足点是活生生的现实个体。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空泛,说明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如果缺乏亲和力,说明方法的针对性不强。无论是内容的空泛还是亲和力差,都与对受教育者成长时间的认识不到位有关。
教育时间是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人生成长时间,确立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和实施什么样的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时代、时序、时机等构成了不同的教育时间要素。时代是社会时间在教育上的体现,是长距离时间;时序是时间的顺时性,是一种自然状态;时机是对有效时间点的把握,是一种综合因素影响下的时间节点。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老话题,所讨论的是对实际效果的评价。评价主体既有教育者、受教育者,还有社会。教育者中还包括一定的政党、组织和教师,社会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公众。同时,实效性又受到时效性的影响,一定时间的效果决定了教育的整体效果。从时效性而言,学校德育一直研究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衔接问题,要解决的是时序的一贯性。从实效性而言,理论与现实脱离的问题,要解决的是教育时间与社会时间的一致问题。
研究小学、中学和大学衔接问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人生成长过程的整体性反思。学段划分是教育进步的标志,不过无论学段如何划分,相对于个体而言都是自我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人生的整体性必然要求教育的整体性。人生阶段的一贯性也要求教育学段的系统性。不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时间被分割成各自独立的空间,教育目标、内容也彼此孤立,出现了在小学和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接班人教育,大学进行合格公民教育的目标错位现象;也出现了小学讲共产主义、中学讲社会主义、大学讲资本主义的内容倒置现象。结果,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分层教育、分阶段教育一直成为困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难题。
教育时间上存在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人的生活、成长和生产空间,三个空间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未成年人的生活、成长空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成年人的工作空间主要是社会。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流动性增强,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出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空间封闭性被打破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育人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比较学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还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开发,教育的一体化问题仍然没有真正解决。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力机制很多,其中实效性驱动是最受关注的。所谓实效性驱动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倒逼提出的创新议题。这个议题细化到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和体系创新等方面,需要从时间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历史、现实与未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此,从时间维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理论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根本,只有不断创新的理论才能有效地解释世界,才能说服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注]习近平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要求也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包括指导理论和基础理论两部分。指导理论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和阶级性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概括,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实践的理论支撑。多年来,基本形成共识的基础理论主要有灌输理论、接受理论、环境渗透理论、意识形态主导理论等。随着社会时间的推移,环境在变,人的思想观念也在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在变,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时间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角。
新时代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时间范畴,新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视角。其一,新时代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向。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撑。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工作,如何承担起培养人的现代化观念,形成现代化素质,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是今后的重要责任。其二,新时代明确了美好生活需要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构成要素,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指明了工作的着力点。美好生活是建立在基本生活需要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是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基础上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综合需要,是建立在根本利益基础上的最广大人民的需要。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和满足人的精神生活中发挥作用是新时代的新任务。其三,新时代明确了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国际定位,为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世界提出了新指向。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意识形态的已有态势。此前,以接受国外的思想观念影响为特征,现在以交流交融交锋为特征。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如何增强“四个自信”方面的任务更加迫切。“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44、34页。
(二)时间整合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新的难题
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载体。“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注]《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19页。在文化的讨论中,传统和现代是两个基本的价值维度。爱德华·希尔斯在《论传统》一书中这样理解传统,“传统就是历经延传而持久存在或一再出现的东西。”“人类所成就的所有精神范型,所有的信仰或思维范型,所有已形成的社会关系范型,所有的技术惯例,以及所有的物质制品或者自然物质,在延传过程中,都可以成为延传对象,成为传统。”[注]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7页。传统是相当于现存的过去,传统对接现代,现代是对传统的扬弃。“文化现代性的合理性只能通过对已有文化传统的理性反思来重建,而不能在具体的认识过程之外的先验理性中寻找它的基础”。[注]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反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文化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间给文化创新提供了一个基础性视域。“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39页。本来和未来都是时间视角,本来是从哪里来,是文化之根;未来是往哪里去,是文化之远。本来、未来构成了一幅聚焦现实的立体化时间图景。本来是文化之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4页。对于这一点,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借口重新解读历史,割断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否定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同样,文化保守主义以本土文化为资源,否定人类文化的交融交流,拒斥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也是对时间的割裂。因而,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正视历史,尊重时间的一维性,而不是在反思中否定历史必然性。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把握好三方面的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页。
文化创新的动力机制是未来发展需要。未来指向驱动着创新。人类因为有对明天的期待才有发展自我的动力。未来依据于对社会发展大趋势的判断,只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并做出基本判断,立足于这些基本判断,才能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文化创新才可能有基本的宏观指向。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新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形态,是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系统研判的。
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对主客体关系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进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效果。作为教育主体,正确看待教育客体离不开时间视野。
第一,是否能够把成长作为目标,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一直把主客体关系理解为人和人的关系,争议点也在是否把受教育者当作人看待,是否树立起主客体的平等观。时间视域下,受教育者是成长者,学习阶段的目标是成长,成长又是一个时间过程,教育过程对受教育者不仅是作为人的关爱,更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的关爱,平等相对于成长而言就不是最根本的观念了,因为离开成长的平等反而不是教育,而是非教育了。
第二,正确认识人生成长时间和教育时间的关系,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人生成长时间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对受教育者需要的尊重。人生不同时期,成长需要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儿童期侧重于安全需要,少年期侧重于社会化需要,青年期侧重于自我认同需要,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环境状况的影响。结合人生成长时间,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有针对性,同样的教育目标要结合不同人生阶段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儿童期实施关爱教育,少年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青年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第三,合理把握教育时机,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语境的创新。语境是话语应用、语意表达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语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和语意传递、互动的环境。语境连接着主体与客体,却是对客体主体性的尊重;语境是一种环境,是被活化的情境。教育时机是对“什么时候说”的有效把握。人的角色意识、情感状态、综合需要等因素都影响到教育时机。把握了教育时机,才能把握教育语境。
简言之,时间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和活动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都离不开时间。时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主客体互动过程中的选择,不同于哲学上把时间理解为事物存在的运动的一维性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影响教育主体、客体、中介和环境等要素的综合要素,不同于把社会时间理解为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是能够形成教育合力的时间。
时间的现实是“新时代”,空间的现实是“我国”。以此为背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成果也极其丰富。由于我国社会发展处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信息化的双重驱动中,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样态也更加复杂。在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的大背景下,时间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双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两个重要着力点。
时间空间化可以视为凝固的另一种表达,当代社会,更多地表现为全球化的空间和科技信息化的空间。时空压缩的影响日益扩大。从经济全球化视角来看,资本是经济从区域向全球拓展的动力,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成为资本功能实现的共识,这是基于竞争驱动导致的结果。竞争导致资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形成优势,占据有限的空间。其结果导致经济领域的时间空间化程度越来越高。从科技信息化视角来看,互联网实现了超越时空的信息传播,历史、现实集聚到一个平台,网络空间成为历史、现实的新空间,时间空间化有了新形态。时间空间化改变了人的思想和观念,集中表现在历史观和价值观两个方面。其一,历史观是以时间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对历史的看法。在马克思之前,历史被认为是杂乱无章、没有规律而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历史的规律性,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形态等理论。人们对时空压缩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了社会时间、成长时间和教育时间的叠加,历史和现实在感觉上出现了模糊,因而,历史容易被虚无,历史故事容易被戏说,历史人物容易被解构,历史叙事和历史记忆之间的逻辑自洽出现了问题。其二,时间空间化开始解构人的价值观。在传统社会,人们遵循着日作而出、日落而息、春去秋来的自然律,一定的时间观和一定的空间观是相对稳定的。在现代社会,资本运行实现了现实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对接,人们可以提前消费未来的收入,当下和未来在空间上集中了。由此,形成了现实主义、感觉主义等价值观,所谓“快乐每一天、活在当下”等就是这些价值观的体现。上述改变,提出一个全新的问题,即用什么样的资源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道德和法律规范等。时间空间化对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把握社会时间的进程,将历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学段。时空压缩的后果之一是历史感的弱化。历史一方面是文化传承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记忆延续的过程。文化传承的过程可以通过教育完成,记忆延续则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的经历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压缩的时空也压缩了主体经历的纵深感,没有纵深感的历史记忆很难生成有定力的历史观。将历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基础,需要放大历史教育的范围,把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教育内容,为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第二,尊重个人成长时间,将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辨别力。时间空间化的一个结果是矛盾集中。社会越是复杂,对大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能力要求就越高。从这个角度而言,把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内容不是过时了,而是更加迫切了。“马克思主义尽管诞生在一个半多世纪之前,但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注]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第8-9页。只有在科学思维和科学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帮助大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面对各种杂音噪音,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谓空间时间化,就是‘在空间中看到时间……从而使空间成为历史时间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的点……空间不是孤立的随意的场面组合,而是承载着历史时间内涵的生活视窗和操作平台’。 在这个视窗或操作平台上,时间在不停地流动,各种人事来来往往。”[注]张志忠:《在多重转型中兴起、全盛及分化——新时期以来北京作家群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512页。换言之,空间时间化是从时间视角对空间的审视和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资源是固化的现实场域和历史遗存。从宏观环境而言,空间资源是人的主观世界对象化物质世界的结果,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既是人的活动场所,也是人的活动的历史见证。作为活动场所,空间样态反映了不同历史的时间特征,比如,古代的四合院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和小农经济的生产关系的体现,现代的高楼大厦是市民社会的社会关系和工业社会生产关系的体现。四合院和高楼大厦呈现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是空间时间化的结果。从环境育人的角度而言,潜移默化的陶冶是一种更好的教育。
第一,将空间作为教育资源,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等的研究都是对空间资源的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空间关系的基本判断。相对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不足是普遍的问题。200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高校德育概念替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个初衷就是放大育人空间,从高校空间放大到整个社会,把社会变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时间统一起来。十多年过去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资源被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系列,是这个观点现实化的成就。同时,随着网络空间对人的影响日益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空间资源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因而,适应网络空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城市化进程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等也开始进入教育视野。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是生成性的,只有和教育主体互动,才能发挥教育力。空间时间化是因人而存在的。在当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之所以发挥育人功能是因为空间属性和人的认知结构之间相互契合,空间适应了人的成长需要,教育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就学校教育而言,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各具特色,依据是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各自的成长时间不同,各个学段的空间需要也不同。进一步分析,网络空间和社区空间怎么样适应个人成长时间的差别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网络空间不分年龄的同质性,社区空间的无差别设计,都是对空间时间化的忽视。因而,研究这两个空间参与对象的时间特征是一个亟待重视的课题。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人在一定的时空内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一定的时空内存在着。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时间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