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王颖
2016年《中国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首次从“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入手,构建出了整体的理论框架。该标准的问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一直以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偏重语言知识和阅读技能训练的模式,注重学生在阅读课堂上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让学生实现“悦”读,进而掌握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获得情感体验,享受阅读乐趣。
如前所述,中国中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标准的理论框架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良好的阅读体验需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都能够产生。下面我以八年级上“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 B”为例,介绍如何通过优化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教学环节,来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点燃“悦”读的火把。
读前活动:本篇阅读材料的话题为“worry”,非常符合初中生的生活情境,文本材料非常符合学生的内心诉求。文本论述的观点层层递进、结构清晰,在读前环节,我注重激趣,通过设置有效的导入问题成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阅读兴趣,激发出他们心底的阅读欲望。读中活动:我让学生带着如下问题从浅层阅读向深层阅读转变:1.If people have problems,they should——.2.The passage is written for——.然后我给学生呈现三个段落的思维导入,梳理出关键词,减轻学生的阅读压力,如此,学生就能对文本的三个段落的结构和内容更加清晰。理清文章的脉络,进一步读懂了文本。课文中只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解决烦恼的方法,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根据这一点继续拓展学生的思维,鼓励其大胆想象:Who else can you go to for help?Why?What other ways can you use to solve your problems?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畅所欲言,从中发现更多的排除烦恼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同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一起发生碰撞,对语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阅读的体验也得到升华。读后活动:在学生享受了快乐阅读的过程后,我还注重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目的是增强阅读的成就感。为此,我设计了一个任务:Share your worries.提示学生可以按照课文中Laura现身说法的文本框架介绍,包括cause,process,results,inspiration。这一任务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模范进一步品味阅读的快乐,阅读素养也在此过程中得到发展。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教学项目,阅读理解能力是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借助有效的提问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而有效的提问需要英语教师课前深入解读文本,尽可能地挖掘可能的学习要素,然后结合初中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引领学生主动思考,逐步深化其阅读思维。
例如,教学八年级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一课时,我改变了原来按照段落顺序带领学生解读文本的提问方式,而是创造性地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学习任务。我以本课主题resolution为思维导图的核心关键词,然后向外辐射四个分支,分别是definition,the time people make resolutions,kinds of resolutions,the reasons why people hardly ever keep them。然后要求学生采用寻读的方式阅读文本,提炼出能够回答思维导图中问题的关键信息。我借助思维导图的可视化工具为学生呈现清晰的问题支架,使其能够自主阅读更好地解码和建构文本符号意义,不断深化思维能力,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如前所述,文化意识也是阅读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英语属于世界通用语言,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我认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阅读材料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构成中形成全球意识,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性。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Unit 10 Section B 2b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时,我设计了以挖掘文化内涵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复述文中关于生日食物和特殊含义的句子,然后让学生观看不同国家的生日食物的微课,由此了解一些关于中西方国家的食物文化,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教师在平时阅读教学过程中坚决摒弃碎片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克服表面化的知识教学,实施深度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理解能力,让阅读课堂教学过程更具质感,让课堂更具有活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对文本产生阅读兴趣,主动深入其中,与文本、作者对话,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