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敏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162
[摘要] 目的 评估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方法 对该医院收入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项目数据值研究,病例抽取时间是2017年1月—2018年12月,分组方法是随机双盲法,试验组(n=43)实行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对照组(n=43)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策,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复穿刺率、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实行比对。结果 试验组反复穿刺率小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少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大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大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行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获得良好效果,呈现出重要护理干预价值。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静脉留置针;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11(b)-0162-02
临床疾病治疗中多需采取静脉穿刺输液操作,不过,如果对患者实行反复静脉穿刺,则存在一定疼痛。而且,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征,容易出现感染情况,采取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静脉穿刺带来的疼痛,需要予以积极护理干预[1]。该文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该医院收入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归入实验数据值分析资料,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实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医院收入且使用静脉留置针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调查研究指标资料,实行分组的时候参考随机双盲法,一组归入43例。对照组:年龄上限82岁,年龄下限62岁,其年龄均值是(71.36±4.25)岁;男性和女性之比是20∶23。试验组:年龄上限81岁,年龄下限63岁,其年龄均值是(71.44±4.31)岁;男性和女性之比是21∶22。对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基础数据值资料予以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高于60岁,且满足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②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知情同意书上面予以签字。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肺结核;②患者存在严重心肝肾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对策:定时换替透明薄膜,告知患者相关注意项目等。
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1)针对感染风险问题:①相隔一天对患者予以一次透明薄膜换替,如果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潮湿现象或是发生污染情况,需要实施消毒操作,对透明薄膜予以及时换替,防止穿刺部位受到污染情况,规避发生感染情况;②对患者予以输液之前仔细观察其穿刺部位和周围相关皮肤,如果发生炎症反应需要将静脉留置针取出,予以穿刺部位和周围相关皮肤实行消毒操作,实施脱碘干预,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情况;③如果患者感染症状比较严重,需要依据患者细菌培养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病原学检测结果,选择较为敏感的抗生素药品实施抗感染治疗。(2)针对静脉受阻风险问题:对留置针导管和肝素帽予以仔细相连,对患者实施输液之前,对肝素帽予以消毒操作,再予以输液操作,如果静脉滴注针管出现受阻情况,需要采取2 mL肝素(管内浓度200 U)实施回抽处理,实行输液之后,慢慢推注20 mL 0.9%氯化钠,再用5 mL肝素钠(管内浓度500 U)封管,且保证肝素液浓度适当。
1.3 观察指标
计算对照组及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复穿刺率、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
1.4 评定标准
采取该医院静疗小组设计的满意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状况实行评估,共100分,分数值和患者满意情况存在正比关系。
1.5 统计方法
老年糖尿病患者指标数据添加到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实施计算,老年糖尿病患者计数资料(反复穿刺率、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以例数(n)或是率(%)开展描述,予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反复穿刺率
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复穿刺率相对比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得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复穿刺率比较
2.2 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
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相对比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得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比较
2.3 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
试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相对比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得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比較
2.4 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
試验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相对比于对照组计算数据结果得以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置管依从合计率比较
3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感染风险问题、静脉受阻风险问题等,因为机体抵抗能力比较弱,其外周血液循环较差,老年患者血管弹性不佳,患者可能出现血凝情况而导致静脉受阻[2-3],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较大,其体内器官功能显著减弱[4-5],其免疫球蛋白及吞噬细胞将病原微生物消除的功能、单核细胞将病原微生物消除的功能下降,引发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情况的危险性提升[6-7]。所以,需要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护理干预。
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主要是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相关感染危险情况,予以积极的针对性护理服务,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该文相关数据值呈现出,和采取常规护理对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予以比对,采取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反复穿刺率更小,患者静脉置管并发症合计率更少,静脉置管满意合计率更大。体现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运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静脉留置针有关问题的对应护理对策得到良好效果,展示重要护理干预价值和护理优越性,呈现进一步推广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晓艳.颈外静脉留置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对策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8):202.
[2] 赵文景,王琴琴,牛文锦,等.静脉留置针采血在门诊妊娠期妇女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8):75-76.
[3] 孙小虹,何小俊.痔疮膏在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4):49-51.
[4] 张洁筠.不同浓度肝素封管液对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封管效果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2):170-172.
[5] 孙利.老年糖尿病肾病15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0):222-223.
[6] 张薇,刘征吉,陈建萍,等.一体化正压留置针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输液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9):16-17.
[7] 钟丽娟.护理管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感染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4):764-766.
(收稿日期: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