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策略的研究

2019-01-13 01:33魏富元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魏富元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尽快地进入紧张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情境;策略

小学数学内容是抽象、枯燥的,而小学生受环境和学习局限性的限制,很难对知识细致理解,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就不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各种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

一、适宜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的导入环节对一堂课来说非常重要.所谓导入,是指学习活动开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情境的一种方式.创设适宜的情境,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之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思维的欲望,更好地进入学习的状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所反映的内容是高度抽象的“思想材料”,是对具体内容、对象、结构、过程、方法的数学提炼和概括,大多以符号或术语的形式表现.学生在学习新知之前,提供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到知识的联系.这就需要创设生活情境,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素材,这样将“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沟通起来.学生的热情就被调动起来,都愿意积极地尝试,自然地架起与新知的桥梁.

猜谜是学生喜爱的活動,如果我们把某些教学内容编成谜语,引导他们竞猜,这样既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其思维能力.如教学“时、分、秒”时,出示如下谜语:“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忙,跑的路程有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公鸡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闹盈盈,长针短针成一线,请问这是几点整?(猜一钟点,6点整)”这样的谜语情境,唤醒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揭示了钟面的特点和“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二、适切的情境探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新知.通过教师的引导、同伴的互助、独立的思考,最终获得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适切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地探究问题,主动地进行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而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知识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是学生主动思维的内在动机之一.创设能激活好奇心的问题情境,将好奇心中的情感因素加以理智化,将作为人类本性的好奇心升华成为一种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投身困惑,不辞辛苦的尝试探究,思维由痛到苦,由苦到乐.我们要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或处于含糊不定状态,或是处于互相冲突状态,让处于主导地位的解决疑惑的需要推动学生去“琢磨”,促成新的思考.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进入数学的实质,引起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考.

实践活动最有利于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人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创设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参与的实践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同时能提高其能力,培养情感,发展个性,真正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真正在实践中引发学生新的思考,促进思维的发展.如,教学“体积的认识”,让学生来体验哪个物体的体积大,每名学生都高高举起自己的双手,热情很高.教师将一名学生眼睛蒙上,并且让其两臂伸直,将两块质量不同的石头,分别放到他的手中,让他判断哪个体积大,他大声地说“这块”,并把重的石头高高举起来,教师接着问,为什么这块石头体积大,他回答说因为这块石头重,教师取下蒙眼睛的布,他满意地笑了.再次蒙上眼睛,将一块很大的泡沫塑料放到一只手上,将一块比较小的石头放到另一只手上,再次来判断哪个体积大,他迅速将石头举起,其他的同学都笑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由第一次重的物体体积大到第二次轻的物体的体积大引发思考:为何第二次轻的物体体积大呢?学生经过思考,明确第一次是同物体比较体积大小,重的物体所占空间大,因而,体积大;第二次是不同物体比较体积大小,物体虽然轻,但所占的空间大,所以体积大,从而使学生再次对体积的概念进行理解.

三、适度的情感情境,建构丰润的课堂

课堂中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思考才能完成.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才是一个精彩的课堂.创设情感情境,学生在思考出错的时候,有教师、同学充满爱意的鼓励;学生在有疑惑或思维卡住时,有教师智慧的引导和同伴及时的补充;学生在思考后得出精彩的结果时,有教师的微笑和拥抱,有同伴的掌声和点赞;学生在积极地表达时,有教师、同学的认真倾听.师生、生生的这种平等交往,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尊重、赏识,感受到同学的信任,才能敞开心扉,消除顾虑,才能积极地和教师对话、和同学对话、和书本对话、和问题对话.学生的情感、想象、思维、感悟等多方面得到发展,也使得课堂变得丰润起来.

【参考文献】

[1]李继芬.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实践研究[J].现代交际,2016(24):212-213.

[2]宣晓芸.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6(15):71-72.

[3]黄怡.情境设计应凸显思维指向[J].小学数学教师,2016(增刊):16.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