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泉 曾燕婷
(三峡大学 艺术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很多重要的民族文化都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危险,因此,世界各国都利用科学、可靠的数字化手段对民族文化进行记录、管理、传播和共享。民族文化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已经受到了国内外各个机构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学术界与研究单位在数据库建设、信息检索、语言处理、网络技术与多媒体传播技术等都有了扎实的基础。已有大量的民族文化数字化,丰富的数字博物馆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保存,学者及相关文化、教育单位也能方便、自由地查询、利用这些资料与素材。
利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最科学、最高效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世界各地对区域民族文化的文化生态环境数字化保护十分重视,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006年,香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受香港赛马会委托开启了“香港记忆”计划。该计划自2006至2014年,由香港大学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图书馆的学者、研究员、数字技术科技专家、研究助理等,负责执行“香港记忆”计划各项工作,和政府部门、商业机构、民间团体合作进行具体建设。“香港记忆”以数码形式保存香港的历史及文化遗产,将散落的历史及文化数据集中储藏于数码档案库中,为大众提供方便、互动的平台,让所有读者都能便捷接触并分享这些数据,唤起和分享香港市民的集体记忆,让市民参与整理历史,加强香港人的本地归属感,增强年轻一代的历史感。也让世界各地人士认识香港不同面貌,帮助终身学习,协助各种研究工作,并且为数码档案库、图书馆及博物馆探索新的馆藏和展示模式。
“香港记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专题特藏部分、展览部分、口述历史档案库部分。专题特藏部分特藏内容广泛,主要可分为四个主题:历史与社会、地理与环境、艺术与文化、传播与媒体,所有民众都可可以关键词搜寻资料,亦浏览这些数据。展览部分,香港记忆内不同的内容里都有很多有趣的主题和故事,把这些主题和故事经过挑选、整理而做成单独的展览,以方便大众学习与传播。口述历史档案库部分,收集、保存香港人的经历和记忆,通过互动平台,让不同时代的人都能认识香港过去的生活面貌。在2008年至2013年完成约120个录音或录像访谈,受访者来自不同的年代、籍贯、族群、阶层和行业,访谈内容包括出生、家庭、故乡、移民、教育、事业、婚姻、居住、社交以至社区参与等;一方面从访谈取得口述历史资料,另一方面收集受访者借出私人照片、旧物品和文献收藏并作成数码副本,以及搜集其他相关的参考资料,用作辅助认识口述历史资料;每个口述历史记录被编排成独立档案,每个档案包含五部分,生平简介、访谈精选、完整访谈记录,还有照片集、参考资料等。
台湾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实施了非常有价值的、全面的、系统的数字化保护计划,即“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台湾的“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是由多个数位化保护计划整合发展而来,从计划到建设完成用了近14年时间。1999年台湾行政院第九次电子、信息与电信策略通过“国家典藏数字化计划”,以国家图书馆为主的七个机构为试办单位参与该计划,将珍贵的典藏文物予以数字化,并掌握关键性技术。从2002年开始,将“国家典藏数字化计划”和“国际数位图书馆合作计划”、“数位博物馆专案计划”三项重点计划整合成“数位典藏国家型科技计划”。从2003年开始,又加入了“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最终整合成“数位典藏与数位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该计划涉及的层面包括文化、学术、经济、教育、外交、社会及民生等各个方面。依典藏内容、技术研发、核心平台、学术与社会应用推广及授权、产业发展与推动、教育、中文教学、国际合作之范畴分别设置了八个分项计划。
该研究项目把数千年传承与积淀下来的文化,用数字化的影像、图片、以及文字,用现代的数字科技,让文化完整的保存下来。其主要的价值是:能够呈现台湾文化与自然生态多样化,促成文化内容与科技融入产业、教育、研究及社会发展,建立数字化数据库与学习系统,深化数字化学习在正规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应用,奠定了中文数字化教学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数字典藏与学习成果国际化,建立了国际合作网络,促使学习资源开放与学习机会均,提升全民数字学习素养、推动学术界关于数字学习的学术研究,促进数字产业的发展。该研究计划全力发展数字化学习系统及其应用,建设系统化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缩短了中小学城乡数字落差,均衡了数字资源。
世界的文化遗产属于所有人,应为所有人充分保存和保护,并在尊重文化习俗和实用性的情况下,能够无障碍地永久地被所有人所获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建立了“世界记忆”项目。“世界记忆”项目建设的目的是因为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在保存和保护方面有很多处于危险状态,战争和社会动荡以及严重的资源缺乏使几个世纪以来存在的问题更加恶化。世界各地的重要藏品都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命运,被掠夺、被分散、被破坏,或者非法交易,以及保护资金不足等原因,很多文化遗产逐渐消失。
项目由教科文组织作为协调、组织项目实施,由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和国际档案理事会(ICA)汇编濒危图书和文化档案名录,还有世界国家电影、照片遗产名录。利用数字化技术复制原始文献遗产,建立数据库,在互联网上提供数字化的副本和目录。
改项目共建立了三个数据库:失去的记忆,收录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档案馆和图书馆中因为灾害而损失的无法替代的档案文献;濒危的记忆;目前的活动,该数据库列出了当前世界各国正在进行的文化保护活动。目前,已分别有四十多个国家的三百余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中国入选了13项,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东巴古籍文献、清代科举大金榜、“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侨批档案-海外华侨银信、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近现代中国苏州丝绸档案、汉文文书等。
美国民俗中心由美国国会于1976年创建,旨在通过研究、文献、档案保护、咨询服务、现场表演、展览、出版和培训等项目来保护和呈现美国民俗;美国民俗中心被美国国会指定为国家民俗文献研究中心,收集和记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同时在国会图书馆用最先进的数字化保护措施进行保存和收藏;民俗中心档案是美国和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志材料档案之一,包括从19世纪到现在记录的数百万种民族志和历史文献;这些数字化保护与记录的内容包括传统艺术、文献资料和口述历史的视听记录,以及不同社区的人们的歌曲、故事等。
美国民俗中心保存和保护的内容丰富和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了美国各个角落的重要传统文化和民俗。有牛仔诗人、切诺基印第安制篮商、卡津小提琴手、奥马哈苏族鼓手、阿巴拉契亚民谣歌手、密西西比三角洲蓝调歌手、阿迪朗达克说书人、得克萨斯烧烤大师、意大利裔美国酿酒商、巴勒斯坦裔美国刺绣师、阿拉斯加雪橇犬马车夫和缅因州造船工人等。这些数据资料记录和保存了美国的传统文化生活,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此外,美国民俗中心还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料,包括来自中国的传统音乐文献和影像,东欧各国的工作和庆祝活动,中美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和非洲的音乐,以及其他传统民俗文化。所以,该中心还是世界民俗、传统智慧和文化遗产的宝库。美国民俗中心高度重视田野调查,通过长期的野外工作,采集、整理出了300多万份民族志文献,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归档、存储、研究并运用,把它们制作成音视频成品、电子照片、流媒体文件,并且能够在线浏览,数字虚拟化展览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并且提供大量的财政资源,用最新的软硬件条件,来进行更新,对民俗文化安全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些都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地方。
我国现在已经建立起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17个实验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长江流域的核心区域三峡,保存着众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相依相存,充分体现了三峡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和独特性。这一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将三峡库区文化圈努力建成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原生性保护在所属的区域及环境中,使之不断传承、发展,不至于消亡。保护区内的民族文化遗产可以借鉴世界各地的数字化保护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保护,是保护库区文化生态的一种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