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英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潘宅中心小学,浙江 浦江 322202)
引言:小学班主任有着多重身份,既是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学生犯错时严格批评的严师,又是学生遇到困难及时伸出援手的大哥哥大姐姐。班主任是一个复合型的职务,这份工作艰辛又艰巨,它不仅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展。
初入小学生涯的学生,承继幼儿园学到的特长,有的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较强,有的学生美术底子不错等,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的优势,例如:班级里的大多数学生,他们大多都喜欢手工制作和绘画,班主任可以利用班级角、班级文化墙,鼓励学生将自己创作的书画、手工制作、科普展等作品展示在班级的班级角和班级文化墙上,让大家在课间之余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体验创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力量,让他们从另一条成长道路上找到自信心和成就感[1]。学校要本着一人为本、向社会输送优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素养,班主任在这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一个好的班级文化需要班主任的积极管理,精美的班级文化不仅能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还可以转变学生对不熟悉文化课的看法,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
优质的班级管理制度是管理好班级的重要前提,而班主任在这一管理制度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制度实行的带头人。对于小学学校来说,精细的班级管理制度更是提高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的一开始就制定管理制度并且合理按照制度的要求进行奖赏惩罚,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约束力相对来说较差,因此,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习环境会更适合学生学习,而且对学生的个人素养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班级风气良好的环境下学习,比在学风不正的环境下学习要有效且有意义的多。班主任严格合理的管理班级,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及人格的养成,现在身处学生职位的他们以后很有可能也会走上教师的道路,他们也会面临班级管理的相关问题。此外,班主任不仅要在班级里设置严格的管理规范制度,同时也要设置竞争因素,利用学生之间的好胜心,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学生的成长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班级活动是一个班级促进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有益于学生培养感情、增加情谊、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精致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良好管理班集体的必然。那么班主任应该开展怎样的班级活动呢?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班主任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应以学生的创造力为中心,承认学生创造的成果,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班级活动。例如:为加强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和班级凝聚力,响应国家提出的推动足球进校园的计划,班主任充分利用大课间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足球特色大课间”的活动,与学生一起创编适合小学生练习的足球游戏,将足球的技术、战术简单化以适应小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2]。
良好的习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要利用好特殊的时机,从时机中抓常规,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会组织一些活动,例如:班会、少先队活动、素质拓展活动、趣味课以及思品课等,班主任可利用这些活动,树立班级制度,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及时采取鼓励政策,鼓舞小学生的热情,增加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活动的形式也可让班主任更深一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这对有序的管理班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下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校的主体性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少不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管理,这不仅响应了我国教育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拉近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距离,对班级的管理有利而无一害。让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并不是说班主任不再插手班级的事务,而是采取学生管理,班主任指导的方式共同管理,作为班主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提供给他们平等的机会。此外,班主任要定期对班级管理人员进行工作检查和总结,对表现好的班级管理人员进行表扬,对有缺点的班级管理人员及时进行指正并加以鼓励,只有这样班集体才能团结在一起,共同成长。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时候,不能只关注班级秩序的养成,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繁荣,大多数的家庭都加入到了小康社会的行列,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层出不穷,学生往往在学校结束一天的学业之后,回家还要参加各种兴趣班,有的学生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去学习,因为与父母的反抗又无果,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班主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开导学生,给予学生温暖,但是也要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盲目的同情,要理智处理问题。
结语:班主任要想把班级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就必须做好班级管理的准备工作,掌握班级管理的艺术,带好班级中的学生,管理好所在的班级,为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等各方面的发展不够完善,学习的路程刚刚开启,这一阶段特别重要,班级的管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且有秩序的管理制度有助于学生养成自律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