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秋
(河北省承德市鹰手营子矿区寿王坟镇中心校,河北 承德 067200)
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和法则,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一定要提供丰富具体的物质作为载体,为学生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逐渐由具体形象向着抽象逻辑转变,但具体形象的思维仍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提供足够的直观材料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
1.存在问题
在学习小学科学“有生命的物体”单元中“植物怎样生存”时,会有一个实验,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认识植物的气孔,但是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只是老师做简单的讲解,学生学习到的是简单抽象的知识。显然,仅仅由教师用语言来表述光合作用显得十分简单、抽象,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
2.改进措施
对此,可改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课堂讲述内容应这样设计:取1000 mL烧杯两个,放入等量的水草,再放入适量、等量的清水。然后取两个口径比烧杯口径略小的短柄玻璃漏斗,将其分别倒置于上述两个烧杯中,再将玻璃试管中装水,倒置于两个盛满水的容器中,这些设备用导管连接,运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水草产生的氧气。将一个装置放置于阳光能直射到的地方,另一个装置放在阴暗处。一段时间后,置于阳光下装置内的水草将会不断地由气泡冒出,而置于阴暗处装置内定的水草只有少量气泡冒出,再过一段之后,将会看到套在阳光直射的地方装置内试管内的空气要远远多于放置于阴暗处装置内的。这就说明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有阳光,相同的植物,光照条件不同,其光合强度也就不同。最后取出试管口,然后将其盖住,把一个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试管内部,木条就会复燃,并发出耀眼的白光,这就证明了水草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通过这个实验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更直观地认识光合作用。
1.存在问题
又如在学习“溶解”这一单元中“食盐在水里溶解了”这一课时,有一个实验是对砂糖与高锰酸钾的溶解进行观察,课本是要求两个烧杯中各装入半杯清水,然后在杯中分别投入几小粒面
粉、沙、食盐、高锰酸钾以及砂糖分别观察其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写入表格中。教材设计该实验的本意就是让学生从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现象,从而得出均匀分散的结论。但在实际的试验中,学生只会注意到水变红了,而高锰酸钾不见了这一结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该实验没有参照物。
2.改进措施
对于以上问题,可采用以下办法。将进行实验的材料重新组织,其中增加熟蛋花这一材料。因为熟蛋花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这就使得实验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具体做法就是将蛋液搅拌均匀后倒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这时就会观察到有的蛋花沉入杯底,有的悬浮于水中,有的则是浮在水面,这样再进行比较的话,学生就会对“均匀分散”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
在传统的讲述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方式较为单
调,学生一般情况下都处于集体静听默思的状态,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长久地保持。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明显能够缩短老师讲授教学的时间,这样在科学课堂上就能够开展其他教学活动。例如,利用电教媒体来实现直观手段教学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课本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具有指导作用。它指导着学生和教师的活动,同时也对教学方法有着指导性作用。如果一节课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了,那么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达到教学目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直观教学手段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学生只有在自己的作业中找出优点和缺点,才能使其得到不断的进步和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将点评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评讲方式面对集体,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集思广益,这样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这时教师再利用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结合的方式,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作业整体进行评价之后可以将作业分为好、中、差三个部分,通过实物投影直观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师生一起共同讨论,通过这种直观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总之,教学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过程,直观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本方法和基础知识,对学生技能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完成九年义务教材内容,由于新教材刚刚起步,更多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不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