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鹏
(江西艺术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舞台艺术实践是高校学生将其所学的艺术理论和实践知识,在日常的排练、演出和比赛中进行比较、运用、处理和理性思维增强的过程。因此,舞台艺术需要不断地实践进行充实。根据人体器官的生理结构,肢体表演大致分为躯干、头部、四肢以及语调表情几大表演部分。舞台表演创作中,要充分考虑到这及部分内容对于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作用,而肢体语言恰恰是舞台表演之中重要的内容,倘若每位表演者能够把自己身体各部分的机能都能够准确有效的感知,科学掌控其外延和内涵,这样其所表演或创作的作品就能够将人物形象刻画的极其到位,就能有效的将高校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一)舞台表演之中,肢体语言就是为了能够改变表演者的表情或形体方面的动作,以此来达到展现剧本之中不同形象不同性格人物心内方面的细腻变化。
我们所说的舞台实践能力是检验学生表演能力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学生从课堂走进舞台、在生活中体现出表演元素的不可或缺的途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舞台,让学生把教师所讲到的基本内容以及平时的基本功训练,展现在众人面前。通过舞台实践的锻炼,学生不仅仅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上台的心理状态、更能够锻炼学生逐渐提升舞台的控制力、表现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在舞台肢体语言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把课堂知识的掌握从熟悉达到熟练,学生的身份也从知识的学习者向艺术表现者转变。因此,舞台肢体实践能力对于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舞台表演肢体语言的实践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
舞台表演艺术来源与生活,在一定肢体语言之中尽可能的展现出剧本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并且还是真实可信的,不是虚假编造的,这个基础要求也让各种人物角色的行动方面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所以适当的增加舞台肢体语言实践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兴趣;能够拓展教学的教育空间,使学生在舞台实践中增强舞台技能,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舞台表演肢体实践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其次,广泛的开展舞台实践的机会,能够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其对本专业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把高校课堂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转化为舞台生产力,促进学生在舞台表演肢体语言的实践中增强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理来自于实践”,加强学生的实践学习,通过广泛的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不断地内化和吸收,并且促进学生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总结和创新。在舞台表演肢体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能够、必须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真正可运用的能力,也在不同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此外,广泛的开展舞台实践的机会,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技能,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在舞台实践中提高学生对舞台元素的掌握力度和对舞台的控制能力。
作为一门形象艺术,舞台表演之中的肢体语言通常都是给欣赏者带来了视觉方面的冲击,让一些欲言又止的表演内容直观的走入到欣赏者的视野之中。此外,肢体语言所呈现出的内容须要做到身体展现同内容活动相一致。换句话说,身体已经成为舞台表演的手段之一,其是舞台表演中基底层的语义单位。在高校学习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舞台实践是学生的表演生涯中成长的媒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从舞台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作品,对作品进行在学习和在提高,促进自身的自学能力,用肢体语言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此外,舞台实践能够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学习和表演之间的差距,使学生认识到自我的眼高手低,在自我清楚地定位的情况下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弥补自身在舞蹈学习和舞台表演过程中的不足。通过舞台实践,引导学生在基本动作和基本训练中融入情感元素,不断促使学生在舞台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舞台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自觉的利用所学的知识在舞台上利用肢体语言塑造、再现鲜活的艺术形象;促使学生将外在形态和内在情感进行完美的结合,在舞台实践的基础上实践实现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
广泛的开展舞台实践教育来增强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促进课堂学习的吸收。人物角色需要塑造,想要获得高水平的艺术效果,表演者就需要在肢体语言方面努力提升自己。参与舞台表演实践,学生需要从对作品的学习、作品内涵的体会等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深刻的剖析和广泛的舞台肢体语言表演的实践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舞台实践和舞台艺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主控制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升华,促使学生主动地体会、把握作品的表演艺术和作品的内涵。广泛的舞台时间是增强学生的舞台变现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在长期的舞台时间的锻炼下,学生的舞台技能和舞台心理素质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广泛的舞台实践和舞台艺术的锻炼是舞台表演道路上的坚实的基础。
面对肢体语言的知识体系,舞台表演肢体语言的实践希望从其获得的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价值。因此,在本文有限的篇幅内,希望通过努力可以企及的最佳效果是能提供一条就“如何把高校所学运用到舞台表演肢体语言的实践中去”提供可行思路,这个思路便是我们追求的“渔”技。望本文能够给高校教育增加舞台实践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