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伟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小学,河北 廊坊 065500)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指出了: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吸收中华民族的智慧,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这些要求都督促着老师进行教学改革。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识字印象,方便识字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非常悠久,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最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进入我们国家。这些文化逐渐侵蚀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正逐渐消亡。这会使我们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根基,所以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要让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了解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意识。除此之外,这项教学活动,也能帮助老师在引经据典的过程中提高识字效率。因为识字是学习的基础,是小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前提。
我们国家的汉字发展历史悠久,是从甲骨文一步步延伸过来的,可谓是文化的活化石。文字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首先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一些学生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有了汉字基础,笔画笔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写字的相关概念还没有具体的了解。老师要从汉字的角度出发,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历史材料,历史故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来源,掌握识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要让学生在快乐氛围中学习。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一些日常生活,融入传统文化。例如中秋节,如果老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恰逢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收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以及中秋节的来历、神话故事等等。学生要把这些故事搜集整理下来,在上课的时候和其他同学分享。除此之外,还可以搜集一些相关的古诗名句,让学生在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浓厚的气息。这样学生既能认识更多的字词,也能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奠定了坚实的语文基础,提高了自身的文化素养。從一定程度上来讲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老师在识字教学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汉字。
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一些互联网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寻找相关的动画片,介绍汉字的来源,以及汉字是怎样延伸过来的,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识字量。
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把传统文化和识字教学相结合,就要引经据典。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把教学目标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这样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
举个例子,我们在学习“司”这个字的时候,老师可以把这个字进一步地延伸,相关的历史人物有司马光,老师可以介绍他的生平故事。司马光北宋的史学家,著作是《资治通鉴》。在学习“假”这个字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古代的园林,这些都是以假山为基础建造的景观,也能体现古代人民的智慧。在学习大禹治水相关的课文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堵、通”等字,这两个字可以延伸到大禹和他的父亲两个人不同的治水方法,以及最终的结果。让学生了解这两个字蕴含的人生道理,进而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这也能体现大禹的爱国之情,教导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感。在学习“登鹳雀楼”相关的古诗时,让学生了解“楼”这个字,老师可以介绍黄鹤楼的背景,以及具体的使用意义,相关的神话故事等等。这也能激发学生学习了解历史的兴趣。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传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要把传统文化历史故事和相关的字词结合起来,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这样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